《佛教經典圖書館。佛經電子書 Sutra Buddhism Book》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卷下

    大慈恩寺沙門大乘光撰

今略以五門料簡心所有法。其五門者。第一諸論不同。第二假實分別。第三四界分別。第四三性分別。第五廢立六位。第一諸論不同者。若依此論。心所有法有五十一。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煩惱六。隨煩惱二十。不定四。若依瑜伽有五十三法。五十一同此論。但隨煩惱中更加邪欲邪勝解二教。若依顯揚論及五蘊論。心所有法有五十一。並同此論。無有差別。若依雜集論。心所有法五十五。自餘諸數并同此論。唯煩惱六中開不正見為五。謂薩迦耶見。邊執。見取。戒禁取。邪見。此即諸論顯數不同。問曰。何故瑜伽隨煩惱中更加邪欲邪勝解。諸論並無。此有何意。解云。瑜伽論所以更加邪欲邪勝解者。為別境五中念定慧三入隨煩惱。當知欲與勝解亦入隨煩惱中。又此二數為障義重得入隨煩惱中。問既如是者。諸論何故不說。答諸論不說者。為念定慧三五根攝故親為近障。過失重故。所以入隨煩惱中。問曰。欲與勝解五根不攝。何故瑜伽建立此二入隨煩惱。若爾。何故遍行五數亦不入隨煩惱中。解云。此之二數雖望念定慧三非五根攝為障是稍輕。若望遍行還是其重故。瑜伽論以此二數為障義重得入隨煩惱中。問曰。何故雜集論煩惱六中開不正見為五見。諸論並合為一。此有何意。解云。諸論所以合為一者。以此五見同是慧性。對法論所以開為五者。約行解不同開之為五。此亦開合為異。亦無妨難。第二假實分別者。心所有法若依瑜伽論。二十七種是其實有。餘是假立。二十七是實者。謂遍行五。別境五。善中八。除不放逸捨不害。當知不放逸捨是無貪無嗔無癡精進四法上假。不害即是無嗔上假故。論云。問是諸善法幾世俗有。幾實物有。答三是世俗有。謂不放逸捨及不害。所以者何。不放逸捨是無貪無嗔無癡精進分故。即如是法離雜染義建立為捨。治雜染義立不放逸。不害即是無嗔分。故無別實物。煩惱六中五是實有。謂貪嗔癡慢疑。一是假有。謂不正見。論云。根本煩惱六。一貪二嗔三無明四慢五見六疑。問是諸煩惱幾世俗有。幾實物有。答見是世俗有。是慧分故。餘是實物有。別有心法故。隨煩惱為假為實者。若依瑜伽決擇分中。不定四法亦入隨煩惱中。合二十四總名隨煩惱分。亦無邪欲邪勝解二法。但本地分中有二十六。更加邪欲邪勝解故。決擇分中云。復次隨煩惱自性云何。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忘念放逸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如本地分已廣宣說。如是等類名隨煩惱自性。復次此煩惱幾世俗有。幾實物有。謂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此四種是實物有。餘是假有。謂忿恨惱嫉害五。是嗔分故皆世俗有。慳憍掉舉三。是貪分故示世俗有。覆誑諂惛沈睡眠惡作忘念散亂惡慧九法。是癡分故皆是世俗有。放逸是貪嗔癡分。亦是假世俗有。尋伺二種是身語意加行分故。及慧分故。俱是假有。若依瑜伽。二十七是實有。二十四是假有。若依對法論文。二十二是實物有。餘并假有。言二十二實物有者。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中七。是實有。四是假有。故對法論云。無癡者。謂報教證智決擇為性。報教證智者。謂生得聞思修所生慧。如次應知。決擇者。謂慧勇勤俱。故知無癡用慧為性。更無別體。不放逸捨並云依止正勤無貪嗔癡。是故依此四法假立。言不害者。是無嗔善根一分。心悲愍為體。當知不害不離無嗔故亦是假。根本煩惱為有十中。五是實有。謂貪嗔癡慢疑。五是假有。謂五見離慧之外無別性故。隨煩惱及不定合二十四皆是假立。故論云。當知忿等是假建立。離嗔等外無別性故。謂忿恨惱嫉害此五是嗔一分。與瑜伽同。慳憍是貪一分。掉舉是貪一分。此三是貪分。亦瑜伽同。放逸中依止懈怠及貪嗔癡四法假立。亦瑜伽同。無慚無愧二數是貪嗔癡分假立。不信懈怠二數是癡分並是假立。與瑜伽不同。謂瑜伽說。此四是實物有。今對法言。無慚無愧二數是貪嗔癡分。不信懈怠二數是愚癡分。故不同瑜伽。諂誑二數是貪癡一分。散亂一數是貪嗔癡分。忘念不正知是煩惱中念慧為性。覆睡眠惡作是愚癡分。尋伺二數或是思性或是慧性。謂推度不推度有差別故。大乘瑜伽論中云。隨煩惱中九數。謂覆誑諂惛沈睡眠惡作忘念散亂惡慧。並是癡分。今對法中唯覆惛沈睡眠惡作四是愚癡分。餘五不同。謂散亂一數是貪嗔癡分。諂誑二數是貪癡一分。失念不正知是煩惱中念慧一分。當知並是作論者意異各說一義。西國諸德並云。隨煩惱中七是實有。謂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心亂。此七數並別有體。問曰。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此四有別體者。論有誠文。惛沈掉舉散亂三數而有別體。何以得知。解云。為掉舉數論判。是其貪分。若此數離貪外無別體者。貪不與嗔癡相應。若爾。別有掉不得與一切煩惱相應過失。既言掉與一切煩惱相應。故知掉別有體。掉既言是貪一分有別體。當知惛沈散亂亦言唯是癡分。故知亦有別體。而准對法文。但隨煩惱中放逸是貪嗔癡一分者。則是實有。此隨煩惱二十中。唯此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心亂七數。謂是貪嗔癡分。其餘十三數。或言一分。或言依止。故知並是假有。不定四數中。睡眠惡作亦言是愚癡分。亦有別體。謂睡眠用想欲為性。離想外無別體故。故顯揚論言。夢者欲想所作。此亦多虛。故知睡眠是欲想性。謂是癡分。雖離癡外有別體。然是欲想性故。當知亦是假立。惡作無文。但西國諸師相傳云。或是慧。雖言癡分離癡外有別體。然是思是慧性。離思慧外無別體故。故知亦是假立。尋伺兩數離思離慧無別性故。亦是假立。西國諸師相傳云。無癡善根亦有別體。何以得知。一瑜伽中唯言。善十一中三是假有。謂捨不放逸不害。餘是實有。故知無癡亦有別體。又云。大悲用無癡善根為性。與二十二根慧根不言相攝。故知無癡別有體性。問曰。若爾。何故對法論云。無癡者謂報教證智決擇為體。釋論云。報教證智者。謂生得聞思修所生慧。如次應知。決擇者謂慧勇勤俱。此文何以言是慧性耶。解云。無癡善根但對治癡。如無貪無嗔但對治貪嗔。別更無行相。對法論中。就行相以釋無癡。非謂無癡善根則是慧性。若從此義。心所有法五十一中三十是實有。餘皆是假有。言三十是實有者。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八。加無癡。根本煩惱五。除不正見。隨煩惱七。合此三十是實有。餘是假有。第三四界分別者。四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無漏界。五十一心所有法中。二十一通四界。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十四通三界。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十四謂貪慢疑無明不正見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舉忘念不生知散亂憍。四通二界。二界謂欲界色界。四數謂諂誑尋伺。十數唯欲界。十數謂嗔忿恨惱覆嫉慳害無慚無愧。第四三性分別者。三性謂善不善無記。於五十一心所有法中。十四通三性。十四者。謂遍行五。別境五。不定四。十六通二性。二性謂不善性無記性。言十六者。謂煩惱中貪慢疑無明不正見。隨煩惱中十一。謂諂誑憍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不正知。二十一唯一性。若善十一唯是善性。若嗔忿恨覆惱嫉慳害無慚無愧。此十唯不善。第五廢立六位者。依瑜伽論。略以四義廢立心所有法。言四義者。一處二地三時四一切。處謂三性。地謂九地。時謂剎那相續。一切謂俱起。今約此四義明具多少。就中有二。先明六位具義多少。後明六位廢立所由。先明六位具義多少者。遍行五法具其四。一遍三性。二遍九地。三是相續。四是俱起。別境五法具二闕二。言具二者。一通三性。二遍九地。言闕二者。一非相續。二非俱起。善十一法有一闕三。言有一者。謂遍九地。言闕三者。一非通三性。二非相續。三非俱起。煩惱六者有一無四。言有一者。謂本煩惱性。言無四者。一非通三性。二非遍九地。三非相續。四非俱起。初之一門亦為簡隨煩惱故。所以更加餘之四門。並依瑜伽論。隨煩惱二十有一無四。言有一者。謂隨煩惱性。言無四者。謂一非通三性。二非遍九地。三非相續。四非俱起。初之一門為簡本煩惱性。是以更加餘之四門。並依瑜伽論。不定四法有一闕三。言有一者。謂通三性。言闕三者。謂一非遍九地。二非相續。三非俱起。言廢立六位所由者。初得後五位對其遍行。以明廢立。遍行五法具四義故名遍行。餘皆不具非遍行攝。別境五法俱具二義。謂通三性及遍九地。然非相續亦非俱起。闕此二義不名遍行。善十一法俱具一義。謂遍九地。然非遍三性。亦非相續。復非俱起。闕此三義不名遍行。煩惱六法四皆不具。謂非通三性。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四義並闕不名遍行。隨煩惱法如煩惱說。不定四法俱具一義。謂通三性。然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三義闕故不名遍行。第二將餘五位對別境位。約義有無。以明廢立。具二闕二。入別境中。餘則不爾。非別境攝。遍行五法雖通三性及遍九地。但為相續及為俱起。二義不同。非別境攝。善十一法雖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通三性。一義有異。非別境攝。煩惱六法雖非相續亦非俱起。但為非通三性非遍九地。二義有異。非別境攝。隨煩惱法對其別境廢立如煩惱說。不定四法雖通三性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遍九地。一義不同。非別境攝。第三將餘五位對善十一。約義有無。以明廢立。具一闕三。入善法中。餘則不爾。非善法攝。遍行五法雖遍九地。但為通三性。亦相續復俱起。闕三義故不入善中。別境五法雖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通於三性。一義不同。非善中攝。煩惱六法雖非通三性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不遍九地。一義不同。不入善中。隨煩惱法如煩惱說。不定四法雖非相續亦非俱起。但為通於三性。非遍九地。二義有異。非入善中。第四將餘五位對煩惱六。約義有無。以明廢立。有一無四。入煩惱中。餘法不爾。非煩惱攝。遍行五法但為通於三性。遍九地。亦是相續。復是俱起。亦非本惑。五義並闕。非煩惱攝。別境五法雖非相續亦非俱起。但為通三性。亦遍九地。復非本惑。三義不同。非煩惱攝。善十一法雖非通三性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遍九地。非本煩惱。二義不同。非煩惱攝。隨煩惱二十法雖非通三性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本煩惱。一義不同。非煩惱攝。四不定法雖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通三性。非本煩惱。二義不同。非煩惱攝。第五將餘五位對隨煩惱約義有無。以明廢立。具一闕四。入隨煩惱。餘法不爾。非隨煩惱。遍行五法但為通三性。遍九地。亦相續。復俱起。復非隨惑。五義不同。非隨煩惱攝。別境五法雖非相續亦非俱起。但為通於三性。亦遍九地。非隨煩惱。三義不同。非隨煩惱。善十一法雖非通三性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遍九地。非隨煩惱。二義不同。非隨煩惱。煩惱六法雖非通三性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隨煩惱。一義不同。非隨煩惱。不定四法雖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通三性。非隨煩惱。二義不同。非隨煩惱。第六將餘五位對四不定。約義有無。以明廢立。具一闕三。名四不定。餘法不爾。非不定攝。遍行五法雖通三性。但為遍九地。亦相續。復俱起。三義不同。非入不定。別境五法雖通三性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遍九地。一義不同。非入不定。善十一法雖非相續亦非俱起。但為非通三性。遍九地。二義不同。非不定攝。煩惱六法雖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通三性。一義不同。非不定攝。隨煩惱二十法雖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通三性。一義不同。非不定攝。上來略以五門料簡心所有法訖

論云。第三色法者略有十一種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聲八香九味十觸十一法處所攝色者 此則第三明色法。就中有二。初牒章。第二舉數列名。言第三色法者。此則第一牒章。言色者。質礙之法名之為色。問曰。若質礙故名色者。眼等諸色可名質礙。無作之色云何質礙。解云。無作之色雖非質礙。然從質礙色生故亦名質礙。言略有十一種等者。此則第二舉數列名。了別色塵名之為眼。聽音樂等故名為耳。嗅沈麝等名之曰鼻。別甘辛等名之為舌。知澀滑等名之曰身。為眼所行名之為色。若依雜集論有二十五種。所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麤細高下。若正不正。光影明闇。雲煙塵霧。迥色表色。空一顯色。為耳所聞名之為聲。若依雜集論有十一種。謂若可意。若不可意。若俱相違。若因受大種。若因不受大種。若因俱大種。若世所共成。若成所引。若遍計所執。若聖言所攝。若非聖言所攝。為鼻所嗅名之為香。若依雜集論有六種。謂好香。惡香。平等香。俱生香。和合香。變異香。為舌所嘗名之為味。若依雜集論有十二種。謂苦酢甘辛鹹淡。若可意。若不可意。若俱相違。若俱生。若和合。若變異。身之所取故名為觸。若依雜集論有二十二種。謂滑澀輕重。軟暖急冷。飢渴飽力。劣悶癢粘。病老死疲息勇。十一法處所攝色者。謂意識所行無見無對色蘊所攝。略有五種。謂極略色。極迥色。受所引色。遍計所起色。自在所生色。極略色者。謂極微色。極迥色者。謂即此離餘礙觸色。受所引色者。謂無表色。遍計所起色者。謂影像色。自在所生色者。謂解脫靜慮所行境色。上來大文第三明色法訖

論云。第四心不相應行法者略有二十四種一得二命根三眾同分四異生性五無想定六滅盡定七無想事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無常十五流轉十六定異十七相應十八勢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時二十二數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者 此則第四明心不相應行法。就中有二。第一牒章。第二舉數列名。言第四心不相應行法者。此則第一牒章。遍行五等與心相應。此得等諸法不與心相應。此名心不相應。言行者。則是行蘊。此明得等諸法是行蘊攝。餘心色無為非行蘊攝。言不相應。簡別心所有法。言其行者。則簡心色無為。故名心不相應行。略有二十四種等者。此則第二舉數列名。言一得者。於三性法假立獲得。名之為得。先業所感隨壽短長住時決定稱曰命根。六趣差別各各不同。自類而居名眾同分。謂於聖法未得未證。異於聖故號曰異生。滅諸六識心心數法無有緣慮故名無想定。滅諸六識心心數法及第七一分名為滅盡定。生無想天五百劫中心無緣慮名無想事。謂詮諸行天人等號稱曰名身。聚集諸法名顯染淨義故名句身。名之與句二種所依名曰文身。本無今有說之名生。髮白面皺稱之為老。相續不斷名之為住。有已還無名曰無常。剎那相續稱為流轉。因果各別故名定異。因果相稱號曰相應。迅疾流轉名為勢速。一一不俱稱為次第。東西南北號之曰方。過現未來稱之曰時。一十百千名之為數。眾緣聚會名為和合。諸行緣乖名不和合。上來第四解心不相應行訖。今略作三門料簡二十四不相應行法。第一明諸論不同。第二釋妨難。第三辨其假相。第一明諸論不同者。瑜伽顯揚此論皆有二十四不相應行。對法論有二十三。無不和合。五蘊論中唯有十四。無流轉等十。此則諸論顯數不同。第二釋妨難者。問曰。何故瑜伽顯揚此論並同。何故對法論有二十三無不和合。此有何意。一解云。對法論云和合等者。論既言和合等。當知則等取不和合。又一解云。略故不說。問曰。等略何故不略餘數但略不和合耶。解云。已說在所說中。所以但偏略不和合性也。言說在所說中者。謂異生性是見道煩惱。假建立。望聖道有不得義故。即是不和合義。不和合中略舉一隅。餘不和合類亦可知。所以偏略不和合性。瑜伽顯揚此論並有二十四者。此據異生外別有不和合名。所以餘論中言二十四也。問諸論或言二十四數。或言二十三數。已如上解。何故五蘊論中唯有十四。無流轉等十。解云。所以五蘊論不說流轉等十也。彼論云。如是等類者則解彼論云。當知如是等類之言亦等流轉等十也。此中唯略故不別列名也。第三辨其假相者。二十四不相應行法並是色心心所有法分位假立。問曰。二十四不相應行既並是色心心所有法分位假立者。未知幾是色上假。幾是心上假。幾是心所有法上假。幾是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解云。若依對法論。總攝為八位。依八種位建立故。論云。如是等心不相應行法。唯依分位差別而建立故。當知皆是假有。一謂於善不善等增減分位建立一種者。解云。此則是得通於三性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二於心心所法分位差別建立三種者。解云。當知是則無想定滅盡定無想異熟三種也。謂無想定滅盡定。於厭心種子上。分分功能增長邊假立為二定體。無想異熟。當知於無想報心種子上。望心不相應行義邊。於報心種子上。假立無想異熟。此三通心心所有法上假立。三於性分位差別建立一種者。解云。此是命根。謂依阿賴耶識能持眾同分。四大諸根不壞。則於阿賴耶識相應心心所法上假立命根。此則通心心所有法上假。若在欲色二界。通色上假。若在無色界。唯心心所有法上假。四於相似分位差別建立一種者。解云。當知則是眾同分。通於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五於相分位差別建立四種者。解云。當知則是四相。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六於言說分位差別建立三種者。解云。當知則是名句文身三種。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也。問曰。名句文身色上假立。此無有疑。云何於心心所有法上假立。解云。此即意思所緣緣之起解故。通心心所有法上假立。七於不得分位差別建立一種者。解云。當知則是異生性。謂前無漏聖法不得義邊假立異生性。則於未得見道已來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八於因果分位差別建立餘種者。解云。當知則是餘十。謂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和合不和合。當知此十並通色心心所有假。總而言之。當知三通心心所有法上假立。二十一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言三種通心心所有法上假立者。謂無想定滅盡定無想異熟。言二十一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者。謂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名身句身文身生老死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和合不和合。此則略料簡心不相應行訖

論云。第五無為法者略有六種一虛空二擇滅三非擇滅四不動五想受滅六真如者 此則第五明無為法。就此文中有二。第一牒章第二舉數列名。言第五無為法者。此則第一牒章。略有六種等者。此則第二舉數列名。言虛空者。謂無色性容受一切所作業故。故名虛空。謂慧有簡擇之能故名為擇。由擇得滅故名擇滅。因緣不會諸法不生。非由慧滅名非擇滅。第四靜慮以上唯有捨受現行。不為苦樂所動故名不動。滅盡定中心心法滅。想受用勝。就強為名故則是此名想受滅。法性本來常自寂滅。不遷動義名為真如。此則第五明無為法。上來說一切法者。以下乃至第五無為答前問訖。自下第二答後問

論云。言無我者略有二種一補特伽羅無我二法無我者 此則第二答後問。就此答中有二。第一牒章。第二舉數列名。言無我者。此則第一牒章。略有二種等者。此則舉數列名。言補特伽羅者。此地正翻名數取趣。於六趣中數數往還名數取趣。雖復往來都無我人故名無我。二法無我者。謂蘊界處等名之為法。此無人故名無我。此則第二答後問訖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卷下

 

 

 

 

 

 

 

 

 

 

 

 

 

 

 

| 佛光山 | 佛經 | 英翻中 | 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Wiki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 | 佛學 | 

 

佛教

Like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