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經典圖書館。佛經電子書 Sutra Buddhism Book》

金剛仙論卷第七

須菩提。以要言之。此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者。此是大段中第九名為利益分。此經所以來者。前第八段中。明一切眾生雖皆有真如佛性平等無差。要修行者見。不修行者則不能見。上已明依此經受持讀誦三種修行能見佛性。然猶非究竟勝行。未知為直依此經三種修行得見佛性。為復更成就何等勝行。有何等利益。能見佛性。見佛性時。得何等果報。故今明不但依此經三種修行能見佛性。要更依經發思修二慧。復廣修萬行。現在能滅往罪。未來斷除二障。得此現在未來現多種利益。方能見於佛性。終剋常果也。然前段初偈中。言成就何業。今此中正出業體有多種。故次來也。上來已廣明持此經者。得多福德。皆是利益。何故不障利益之名。所以此段獨得利益之稱者。然上來雖明依此經修行有多利益。未若此段明由持經因緣。發生思修二慧。能轉過去重業。現世輕受未來復得世間出世間二種果報。以有如此多種利益。故偏名利益分也

然依此經修行。乃有無量利益。且依此一段作九種章門。或作十種。以利益之義。故經初言以要言之。即是略列九種章門。以明利益也。何者為九。一者。此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者。論云。非餘者境界。明此經理深重有無邊功德。故先舉如來所說法也。不可思議者。明此經所詮無為法身。是諸佛境界故。二乘凡夫不能惻也。不可稱量者。明經有大功德。不可以算數。稱量諸佛大人境界。故下句云無量功德也

二者。此法門。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論名唯依大人說。此出所為人。明經理既深。小根之人所不能受。唯為菩薩大根者說。為發大乘者說。此是地前菩薩始發心人。為最上乘者。此明不但為始發心人說。亦為如實修行者說也

三者。依下偈論釋。初偈第三句云及希聞信法。明此經希有信者難得。准偈中。應別有第三段經。但能信之人及所信法。不異前二段經故。義有文無。應舉不信之人。形出能信之者。但以此不信之人義通前後。故不別出。即指下第五經文中二乘外道不信者是也。四者若有人受持讀誦修行此經至無量功德聚。論名滿足無上界。此明由受持此經故能生思修二慧。乃至修二種莊嚴。顯滿足法身也。如來悉知悉見是人者。上第六第八段中已明此義。今何故重明也。解云。為漸化眾生令生信心故。處處明也。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聚者。此明持經因緣得彼無為法身無邊功德聚也

五者。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三菩提者。論名受持真妙法。明此持經之人既受持此經。則是能荷擔法身如來大菩提也。何以故者。難云。何以故如來唯為大乘人說此法門不為小乘外道說也。故釋云。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至無有是處。明此二乘諸見外道各執已解故。所以不能於此經生信。既不生信。亦不為人說也。此一段經。皆明持經利益。何故乃舉樂小法人及以我見外道等在此中也。欲明斯二人於此經中不能生信。既不生信。則亦不能受持讀誦如說修行。既不能受持。何能荷擔也。上第三段指不信之人。在於第五。即此文所明二乘外道人是也。若樂小法者。明二乘之人心小意俠志無遠悕。聞佛道長遠久受懃苦乃可得成。便生怯弱退轉之心。但欲一生三生乃至六十劫。劬劬行道。速出三界。盡分段生死。證羅漢果。取灰身之樂。故不能信也。若有我見人見等者。此明外道之人恃已我見為是。更無所求。不能信也

六者。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者。斯一段經。論名尊重身得福。敬重。有此經處。勸人天阿修羅等。廣設供養。生功德也。然此起塔勸供養處。與上勸供養處。文同而義異。上勸起塔供養者。明眾生所以得人天修羅五欲樂果者。由依此經修行。五戒十善而得。故所以勸起塔供養其處。以酬往。恩此中復勸於此處供養者。明依此經修行。畢竟能得無為法身無上菩提。故勸供養如塔廟想也

七者。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輕賤者。論名及遠離諸障。此一段經。出經之威力。明持經功德有二世利益。一由受持此經。發思修二慧。能轉過去三塗重業。現世輕受。二因思修二慧故。十地行滿。未來遠離二障。必得無上菩提也。明此人先世非但有罪。亦有福德。以過去福德因緣。今得聞此經。既聞經已。復能受持。為人演說。得滅罪業。非但滅過去罪業。復能斷除二障。得大菩提也。為人輕賤者。明持經功德能轉三塗重業為輕。使現在為人輕賤。乃至頭痛即滅。非謂由持經故招人。輕賤報也。乘生疑難。若此經有大威力。能轉重業為輕。罪即消滅者。既威力如是。何故不能使罪業永盡。乃令輕報而已。答意明此經威力實非不能令永滅。但為行惡不信眾生亦有善惡業報也然不差故。但令輕受不永盡

八者。論名復能速證法。從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等至所不能及。此一段經。明釋迦如來自引往昔初燃燈已前。未入習種性時。供養八十四億那由他佛。雖復親永爾許諸佛。四事供養。聽受勝法。三業利益。無空過者。故挍量不如末世持經功德百千萬分。不相比類。以不能速證佛果故也。有三義故所以不如。何者。一以如來在世修行供養不以為難。二所行經供養功德是取相心。三此取相之行既不能正感菩提。但能作其遠因。有此三義故。不速證無上菩提。不如持經福也

九者。論名成種種勢力得大妙果報。若作十章門。分此兩句。為二。從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修行此經所得功德若我具說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等。自此以下二段經。明持經因緣。能得世間出世間二種果報。此文明持經功德。非但正感佛果。亦兼得世間人王天王五欲果報也。若我具說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疑惑不信者。若我具說持經所得世間出世間二種果報者。眾生聞則疑惑故。但說得出世不可思議功德。不說得世間果報也。上明行取相行者。得三界果報。受持此經。唯得無為法身至極之果。此中復言得世間出世間二種果報。斯言何故前後相違不定。若得無為法身。不應復得世間天王果報。既得人王天王報。不應復得法身果也以此世人現都榮位。情重王報。於中取著。便用持經功德。求於世報。不求佛果。故心狂亂也。既狂亂。則猶豫不信。不知受持此經為決定能得佛果為不得。如此猶豫故曰疑也。此疑心迷理更起煩惱。故曰或也。然上言依此經行無相檀波羅蜜等。能得無為法身。不得世間果報。今此中。何故云受持此經。得世間出世間人王天王等尊位勢力果報者。明受持此經實自遠得無為法身大妙果報。所以得世間諸王果報者。以行者修行未滿。未成佛中間。自然得此人天傍報。如人種穀但求果實。不悕蒿草自然得之。菩薩雖受此世王之果。而不染著。勿謂此果同於世間取相所得實果也

論曰復成就何業修行者。牒上第八段三種修行初論本偈中第三句也。顯彼修行業者。生此利益分。明此一段經。所以經文在此。而章門在上者。以前明三種聞慧。是其修行。今辨得多種利益思修二慧。亦是修行。以三慧義勢相屬。復修行名通。義有拘瑣故。章門在上。經釋在此。以斯經解釋方彰。修行之義足。故言顯彼修行業也。此一段經。凡以三行偈。作九種章門。或作十章門。釋此一段經。初一偈釋前四章門。第二偈釋中四章門。第三偈上二句釋後一章門。亦得分釋二章門。下半偈通結三偈。勸人令知也。非餘者境界者。釋經中第一段。明此經理深。非凡夫二乘聞思修慧心意識所惻。故非餘者境界也。唯依大人說者。釋第二段經。明經理既深。小根之人不能勘受。故但為菩薩大人說也。然如來非能為菩薩說。不為小乘人說。但菩薩機根大故。所以為說。小乘之人器小心狹。不勘聞大。所以不為說之。非情不平等鄙於二乘不為說也。如日初出。光照高山。後照於下。非曰有高下之心故然也。及希聞信法。者此是釋第三段。明此經希有信者難得。經中更無別文可釋。即指前二段經中人法。以為能信所信人法也。希聞者。明凡夫二乘不聞此經。設聞不能生信。唯菩薩能聞能信。信者難得。故云希聞信法也。滿足無上界者。釋第四段經。明持經因緣。能顯無為法身法身滿足性也。此明滿足性。有二二十二地菩薩。分中顯滿足性。二顯如來果頭具足現用滿足性也。受持真妙法者。釋經中第五段。若受持此經。不能尋詮會理得理亡詮。不名受持真妙法要受持此經。能亡詮會旨。解無為法身。方名受持真妙法故。明受持經者。即是荷擔如來真妙法身也。尊重身得福者。釋經中第六段。明非但持經多得功德。敬重說此經處。廣設供養。亦得多福。以此處說金剛般若。辨無為法身。供養此處。即供養法身故。云尊重也。身時得福者。說供養人。身得世間出世間二種果報也。及遠離諸障者。釋經中第七段。以持經功德威力。俠三惡罪業現世輕受。即為消滅。亦離智障煩惱障也。復能速證法者。釋經中第八段。明佛自引過去雖供養諸佛。當爾時。懷取相心。不能疾得菩提。若能受持此經者。不近期三界有為果報故。能速證無上菩提法也。成種種勢力者。釋經中第九段。明持經功德能得世間人天中王種種勢力果也。得大妙果報者。此二句。釋經中此法門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此明非但直得世間種種勢力果報。乃遠感出世間極大妙果也

此三行偈。說何等義者。論主將以長行釋偈中九章門故。作此問生起也。有不可思議至不共聲聞等。釋偈中初句也。以為住第一大乘者至修行勝故。釋偈中第二句也。以信小乘等則不能聞此示希聞而能信法故。釋偈中第三句也。并釋三章門竟。如經以下通舉經來結也

希聞者謂不可思議等文句者。前二章門經中有文。即此二章門經。上作第三章門。經無別文。恐人不識故。還指上章門。謂不可思議等文句也。得不可思議等福德至無量功德聚故。解偈中第四句。舉經來結也。下釋二偈五章門一一略提經解釋。還廣舉經。依論可知也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云何菩薩發三菩提心云何降伏其心等。以下凡有十六段經文。此是大段。中第十名為斷疑分。此所以名斷疑者。上從第三段來。已廣辨斷疑。何故不與斷疑之名。此段所以獨得斷疑之稱也。然眾生到側。或取著心。多聞如來說法。於一法上。起種種疑。從第三段來至第九段。此一周說法。於菩薩眾生佛淨土等四法上。次第一遍斷疑。然各逐所明。事義不同。別立名字。雖復斷疑。而不名斷疑分。自此以下。還提上經。其文略同。而疑有異。答意亦異。故獨得斷疑之名也。以何次第起。此第十段十。將欲釋上所未斷疑故。次第重舉前七段經來。以釋眾疑故。次明此斷疑分經也

爾時須菩提白佛至則非菩薩。重牒前第三住分經文。然此住義。前已廣釋。所以重舉來者。就此文上。有疑未盡。為欲取下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以釋上疑故。通舉來也。此言何以故者。以作難云。上第三段經中。已明此三種修行。何以故。此中復重明。有何勝也。故釋實無有法名為菩薩。發三菩提心者。明於前三種修行上。疑未遣。為以此實無有法名為菩薩。釋疑故。重來也。疑意。云何上第三段中。明菩薩證得初地無生二種無我見道之解。具足四種深心。永斷三界四住習氣無明麤品。離五怖畏。住於初地。平等理中。不見被是眾生我為菩薩。於此理中。柔伏其心。復得二地以上修道之解。以得此解故。存我能具足四種深心。住於初地。我能不著三事修行。我能不見三事。降伏其心。我能斷煩惱。我能化人。有此分別之心。以有此心故。有人疑云。若菩薩以證見道修無我之解。何故猶云我能證平等理。不見眾生異於菩薩。乃至我能修行等。既自得無我解。今言不見。誰云不見。菩薩言我能不見。即難。者是菩薩。何者是我。而菩薩言我能不見也。若爾。疑者還謂。即眾生五陰是菩薩。更無別菩薩。若眾生五陰非菩薩者。何故。菩薩自言我能。以此驗之。故知即而眾生五陰是實菩薩也。為除此疑故。言實無有法名為菩薩發三菩提心者也。今明實無有法名為菩薩者。假名名字眾生體虛妄不實。五陰因緣滅法體本來空寂。於眾生五陰有為法中。無有一法是實可名為菩薩。若眾生五陰中。無有一法是實名為菩薩者。云何而言我是菩薩。然今言。我是菩薩。我能見修。我能修行等者。非謂菩薩發初地已。猶存眾生五陰。以之為我。有身見等麤惑未盡也。所以尚言我能者。明見道修道二種菩薩。雖現見真性斷除四住不善煩惱等一品麤惑。猶有無明住地根本煩惱細惑。於善法中。有微分別心未斷盡故。有此功用之惑。於七地以還非患。乃障八地以上無功用不住道解。因斷此疑。即勵諸菩薩。遣存我分別之心故。言實無有法名為菩薩發三菩提心也。此乃隱覆之答。非是正答。若欲正答。亦應更問。若起此分別。非真實菩薩者。何者是真實菩薩。應答有實菩薩。何者是。要得無生忍。會二種無我解者。是真實菩薩。而不正答者。以引釋在下第四經中。但此義勢未盡。故合答也

此一段經。以一行偈釋。於內心修行存我為菩薩者。初地以上七地以還。菩薩雖得無我之解。於內心中。修行之時。自謂我是菩薩。我能不見三事。此之分別等。即是根本無明。於善法中。分別之惑也。應問此見道修道三種修行勝解為實不實也。亦應答是實。次難。若是實者。自言我能修行。此有何妨。即答此即障於心也。明如此分別云我能修行等。善法無明功用之惑。障八地以上心。應問障八地以上何等心。故下句云。違於不住道。明七地以還。善法分別功用之惑。障八地以上無功用心不住道解也。此言不住者。不住功用心。不住無功用心。故名不住道也。此義云何至降伏其心。釋偈初句。菩薩生此分別者。釋偈中第二句。障於菩提行者。釋偈中第三句。下并以三句偈來經結也。障何等心者。提第三句作問也。即答偈言違於不住道者。此以第四句為答也。如經以下。舉釋疑經來結也。須菩提。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菩提不。此斷疑分中第二經文。何故復來。以前疑實無有法名菩薩。疑者謂一向無菩薩者。何故如來云我。昔在燃燈佛所行菩薩行得菩提記。以此驗之。應有菩薩。行何故言無。佛語須菩提。我於燃燈佛所。有法得菩提不。須菩提解答佛言。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菩提記。明菩薩猶在習種性中。於燃燈佛所。唯言語受記。未有所證。故言無法得菩提也。明未得初地真實無生忍三菩提也。而非無地前假名名字菩薩言語受菩提記也。前疑問於應有菩提。何故今者答以不得菩提也。此名真如所證法。為菩提。明眾生修行證菩提者。名為菩薩。爾時既未登菩提。明非是實也。佛言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於燃燈佛所得三菩提者。此如來印可須菩提所說不虛。拂去眾疑也。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菩提者。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者。如來自云。若我在習種中。燃燈佛時。已得初地無生三菩提記者。則後時無量諸佛乃至初地中。燃燈等則更不與我授無生忍記也。以實未得無生忍三菩提記。是故後燃燈佛等。復與我授記。摩那婆。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者。此明正。以我於彼時實未得初地真無生忍三菩提記故。後明時燃燈佛更與我授記。汝當作佛也。又第三燃燈佛所。爾時始證真無生忍記

何以故者。此有疑難云。如上所說。應有菩提。今何故。言實無有法如來得菩提。若實無有法如來得菩提者。則謗謂一向無菩提。亦無諸佛得菩提者。若爾既無菩提可得。何故菩薩三大阿僧祇劫。修苦行菩提也。答言。如來者即實真如也。上所以云無有一法。名得菩提者。明爾時但言語授記。未有證法是實而得名為菩提。非謂理中一向無菩提故。今言即實真如者。明實有無為法身菩提。古今一定。體不變不異。無生住滅相故。名即實真如。指此真如無為法身。是菩提體。以有實菩提故。明知亦有菩薩。復有修行得佛。何得謗言一向無菩提亦無菩薩修行證果成佛者也。然今雖答有菩提之體。猶未是正答。下大身喻中。別當正答也。乘此答言。如來者即實真如。復更生疑。若言真如菩提是實有者。此有猶同世間色等有為萬相之有。生此疑心故。答言。若有人言。如來得三菩提者。是人不實語。此明法身菩提體絕萬相。妙有故有。非是有為虛妄之有。那得聞有便取同色等萬相虛妄之有。既是妙有。謂同虛妄有者。即是妄說。故言不實語也。下經。即成何取此菩提同有為者是其不實語。以實無有法佛得三菩提故也。此中應引上菩薩證成此義。上實無有法名為菩薩者。明眾生五陰非實菩薩。而言此眾生五陰法中實不有一法名菩薩者。是不實語。今言實無有法如來得三菩提明菩提之體。無色等萬相可得。而言有得菩提者。亦是虛妄。此明如菩薩佛亦如是。以菩薩不實故。菩提亦不實也。或者聞言有菩提。便謂菩提同有為色等萬相可得故。答以不得菩薩。此明不得者菩提之體無有為萬相一法可得。故言不得菩提。非謂理中無得。那得以菩提無有為萬相可得。難理中亦使不得也。乘實無有法佛得三菩提。覆生疑謗。若言實無有法佛得三菩提者。便一向無有得菩提人。既無得菩提者。故知亦無菩提可得也。故答言。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三菩提。此佛引已所得菩提。證成有得之義也。言如來所得者。明我親自修行逕三大阿僧祇。十地行滿。證得菩提。何得謗言一向無有得菩提者也。於是中不實者。結成上實無有法佛得菩提。明菩提之體無色等萬相。而取同有為萬相可得者。此是不實也。不妄語者。結成前如來所得阿耨三菩提明菩提之體。雖無色等萬相可得。非不實有真如菩提萬德具足為如來所證。故云不妄語也。此雙結上。有得無得二種經文也。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者。偏成上。是故所得阿耨菩提理中。不有妄得語義故。如來所說一切果頭萬德之法。皆是諸佛法身妙有之法。亦應言。是故如來說一切法非佛法。明色等有為萬相一切法。皆非果頭萬德一切法。以不作此說故。大眾乘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復更生疑。若言一切法皆是佛法者。而一切名濫。有有為一切有無為一切。此二種一切。可皆是佛法耶。若皆是佛法者。那得上言法身菩提無萬相可得。真如無為法中實有菩提也。故經答言。所言一切法。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也。上一切法者。名有為一切法。下一切法者。是無為一切。即非一切法者。明上有為一切非無為一切。亦得言無為一切即非有為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者。此句雙結二種一切法。是故名有為一切法。是故名無為一切法也。雖復一切名同。有為一切法。體是虛妄。故非菩提。無為一切法。體是真實。故是菩提。勿得以一切名同。便謂有為一切亦是果頭一切萬德佛法也

論曰此中有疑以下。論主先生起疑意。舉經來。結作兩偈。釋此一段經。初偈釋經中須菩提於意云何至不實不妄語也。以後時授記者。此還釋前斷疑經。作疑不異於上。若作正答。應云實無有法得菩提者。明我於燃燈佛時未有所證故。云無法得菩提。既無所證菩提。成上亦無實證菩薩。言有菩薩者。要現得無生法忍出世間解。名真菩薩。今偈但答言以後時授記。義中已知實有菩薩。若無菩薩者。何得言後時授記。所以此中不正答者。以斯義勢未盡故。拘瑣在下以下經文中有正釋故。此因後時授記。以明於有也。燃燈行非上者。我於前燃燈佛時。在習種性中。未得初地無生法忍第一上行故。云燃燈行非上也。故上句云。以後時授記。後性地中。第二燃燈佛。懸授初地八地無生忍記。後三十心滿。復有第三燃燈佛。與我授無生忍後時記。此謂道種之未初地之前。此燃燈佛與我授記。以驗知前燃燈佛邊未證無生三菩提現道記也。此上二句。釋摩那婆汝於來世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前經也。菩提彼行等者。經中。先言眾生五陰非菩薩。後云色等有為非菩提。依此作偈。應言彼行等菩提。而言菩提彼行者。明證菩提者是實菩薩。既未證菩提。故知亦無明證菩薩。不實義同。反覆相成故也。又復一釋。應言彼行隨等菩提。但依闡陀論作偈法。用逐語便上下意也。此明如菩薩佛亦如是。故下句云。非實有為相。此明以眾生五陰有為萬相而得菩薩菩提者此是虛妄。故云非實。何故非實。以取有為為實相故也。此後二句。釋何以故已下經也。此解直明菩薩菩提不可以有為相得。未明無為法中有實菩薩行。及菩提可得義中。應作第二道義言菩提彼行等是實無為相。以正偈俠故。更作第二偈。雖作第二偈。以經中未明有實菩薩故。但明有實菩提也。此義云何至無有一法得菩提。此釋偈中第二句也。若我於彼佛所。已證菩提。則後時諸佛不授我記者。此釋偈中上句也。是故我於彼時行未成佛故者。還以上句。結下第二句也。此中應解上句。何故先釋第二句者。但下句所釋。經文在於前故。此長行論。依經次第。先解第二句也。偈言以下釋竟雙引上半偈結也。若無菩提。即無諸佛如來等者。先作生疑謗意也。如經等者。舉釋疑經結。然後以論釋經也。若有人言以下。先舉經作問。以偈中第三句來答也。此義云何者。以此偈言菩提彼行等者此義意云何也。彼菩薩行等者。提彼前經中菩薩發菩提心行。釋偈中彼行也。如是如來至此亦虛妄者。提此經中若人言如來得菩提不實語釋偈中菩提也。故言菩提彼行等者結句也。若有人取眾生五陰色等有為法。以為菩薩菩提者。此是不實故言等也。若如是有人謗言。如來不得菩提者。此出疑謗之意也。為斷此疑。如經以下。即釋引疑經結也。此義云何者。設問。前言實無有法如來得菩提。此中復言如來所得阿耨三菩提。此言相反其義云何也。即釋云以如來得彼菩提故。此句釋後經如來所得三菩提。明理而言之。如來實修行證得菩提也。若如來實得菩提。何故前言不得也。故即舉偈釋言。非實有為相故。此句解前如來不得三菩提經也。有為相者謂五陰相者。片出偈中有為相名也。彼菩提法無色等相故者。明菩提體無色等五陰相可得。故云非實有為相也。此復云何者。前偈下二句。且解經中菩提無色等萬相故不可得。若取菩提同色等相者。此則非實。然猶未解實有真如菩提。亦未解有證菩提者。經文今將欲作第二偈。以釋此義故。先設問生起云。若言菩提無色等相者。經云言如來者即實真如。又云如來所得阿耨三菩提。此義復云何也。故即以偈答。彼即非相相。此第二偈。釋經中是故如來說一切法佛法記經。彼即非相相。彼者。彼於法身菩提。非色等有為萬法相也。如是無有相者。是無為法身。決定萬德相也。以不虛說故者。明上法身菩提雖無有為萬相。而非不有真如無為萬德之相故。經云如來所得阿耨三菩提者。非為妄說故。言以不虛說故也。又問何故不虛說也。故下第三句云。是法諸佛法是法者是無為一切法也。諸佛法者。是佛所證果頭無為法身萬德一切法相也。故第四句云。一切自體相明此萬德是真真如法身自體相。非是有為萬相所成也。此義云何以下至以不虛說故。解偈中初句竟。通以上半偈來結也。是故如來說一切法佛法如是等者。提結為問云。如來說一切法佛法。此義云何也。故即答。以如來得如是法。明如來躬自修行證得如是果頭萬德一切法也。故復以下半偈來結釋已。然後先解第四句。後釋第三句也。彼處色等相不住等故。明菩提萬德一切法。所以唯以真如為體。不以色等為體者。以菩提體是真如無為故。但住持萬德一切法。不住持色等一切法。故以為體也

須菩提。譬如有人其身妙大等。此斷疑分中第三經文。前喻明報身佛。今明法身佛。上已廣釋法身無萬相而是妙有。又次前經中兩句。明法身菩提萬德圓滿。故有菩提可得。然疑者猶謂全無法身。何以故爾。若法身萬德滿足。應有萬相可見。若無萬相可見者。便應一向無法身。所以得知法身是無。前段經中。如來或言有菩提可得。或言無菩提可得。若法身定有者。應答我有得。若法身定無。應答言無得。今答既不定。復不可見。故知法身是無也。有如此疑。故經答譬如有人其身妙大等也。答意明理而言之。菩提之體。雖無萬相可得。然實有真如法身菩提可得。但不得定答。所以然者。明此法身。乃是非有非無。妙有妙無。中道之理。我若定答。汝等便生邪見。聞菩提是有。取同色等有為之有。則成常見。聞無。謂一向同於虛空菟角無體之無。則成斷見。故不得定答也。又此法身具足功德智慧二種莊嚴。體是妙有。故有法身可得。遠離二障。體非有為。故無法身可得。有此二義故。上不得定答。那得難言何故作此不定答也。為斷此疑故。引大身喻。明有法身體。不應言無法身也。此喻釋成前言如來者即實真如也。譬如有人者。如來引大身喻。喻法身人也。其身妙大者。如來自合喻。則法身體相圓滿。古今湛然。畢竟達離二障。具足二種莊嚴。妙者智慧莊嚴。大者功德莊嚴也。此其身妙大。成上章未如來所得阿耨三菩提。明實有無為法身菩提可得也。前二段經。明眾生五陰非實菩薩故。有為萬相亦非實菩提。此下二段經。明法身菩提是妙有故菩薩無生忍行亦是實有也。上第五段中云。不可以相成就見如來者。明無為法身體無三相也。第六段中言如來不得菩提。亦不說法者。此名應化佛不得不說也。第七分山王大身喻中。謂報佛體無取相分別也。此中大身譬喻。亦明法身佛。此之三佛別相中論也。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妙大則非大身者。須菩提若不作此說。有二種失。一不解如來意。二不解無為法身。故作此說也。或者聞言法身是有。疑謂還同有為萬相之有。故釋云則非大身也。此明古今一定法身體。畢竟遠離二障。不同有為有漏萬相大身也。此兩句。成上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三菩提。明色等有為法非實菩提體也。是故如來說名大身者。說名古今一定體無萬相妙有湛然真極法佛大身也。亦得是故如來說名非大身也。此一句雙結上其身妙大即非妙大二句經也

此一段經。以二偈釋。初偈。作問答意釋疑。依彼法身佛。故說大身喻者。此出喻意明與喻之來。為顯法身故也。身離一切障者。明法身古今湛然自性永無二障非斷故方離也。及遍一切境者。明此法身體是妙有。復永絕二障無障無礙故。能遍入一切有心眾生之境。然下長行論中。先釋功德及大體。後方釋及遍一切境。所以然者。要先有法身之體。然後障遍一切處。明有體故遍。故釋在後也。功德及大體者。此第二偈。正釋經中其身妙大。功德者。正釋經大字。及大體者。正釋經妙字。大者功德莊嚴。妙者智慧莊嚴也。前列經先舉妙。後明大。此偈中先釋大。後解妙。此偈以語便故即也。故說大身者。以法身具二莊嚴。結作大身義也。非身即是身者。釋經人身妙大則非大身。非身者。明法身體無萬相。不同有為有漏之身。故言非身也。即是身者。明如是非有為身者即是真如。具二莊嚴。妙有法身也。下長行論中故引此非身即是身。結成及遍一切境。明有相之身故不遍一切。無為法身體非形相。能遍一切故。以非身即是身。成遍一切處也是故說非身者。釋經中是故如來說名大身。以無為法身非有為身。故名非身。非謂無有無為法身。故言是故說非身也。此二偈說何義等。論主欲作長行論釋偈故。先設問生起。然後解釋。畢竟遠離煩惱障智畢竟具足法身故者。釋偈中第三句身離一切障。此復云何者。此畢竟遠離二障。具足法身義復云何也。故釋有二種義。一者遍一切處者。明法身離二種障故能遍一切有心之境。即見初偈第四句。二者功德大。明法身非但體離二障故遍。復以備二莊嚴。萬德具足故。能遍於一切有心之境。是故名大身者。結作大身義故。即舉第二偈上句功德及大體來成也。遍一切處者。真如一切法不差別故者。此解一切處義。明就行者而言。則有諸佛菩薩及以眾生三時之異。論真如法身。其體滿足。古今平等。無有差別也。自此以前。釋初一偈半經中其身妙大也。偈言非身即是身是故說非身者。明此半偈義有拘瑣釋上之義。復欲乘釋經偈。故舉此半偈。成上以釋經結也。此說何義者。方次第解釋也

佛言。須菩提。菩薩亦如是等。此一段經。是斷疑分中第四經文。所以來者。此有疑故也。云何疑。上言實無有法名為菩薩。若無菩薩。則亦無修行得菩提者。又若無修行得菩提者。則亦無人教化眾生。亦無眾生入涅槃。若言我莊嚴佛土非菩薩者。則亦無依報淨土。若此等四法皆是無者。何故諸菩薩發心。度眾生修淨土行。求無上菩提。有如此疑。依如上釋。此疑應已遣。但或者偏執以興難也。故經答菩薩亦如是等答意云。上言無菩薩等者。據眾生五陰有為法中無也。非謂理中亦無。然非不實有菩薩會無生理修行得佛菩提。既有諸佛證果之人。然諸佛菩薩。本不獨善。復化物同得故。發心修行。度眾生令入涅槃。修淨土行。但知不離真如法界。外有為法中。別有實菩薩是能度者。有實眾生是可度者。有真淨土可修故。下經言通達無我無我法者。是名菩薩。上言無者。道眾生五陰有為法中無實菩薩。若爾非一向無菩薩。那得聞言實無有法名為菩薩便全無菩薩。為斷此疑。故次明也

佛言菩薩亦如是者。上辨如菩薩佛亦復如是。此明如佛菩薩亦如是。云何亦如是。即此斷疑分第一段中。明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次第二段中。明實無有法如來得菩提。此二段經。先明眾生五陰有為虛妄法非實菩薩故。次明若謂菩提同有為萬相可得者是不實說故。上論偈言菩提彼行等。此即是如菩薩佛亦復如是也。又次前段經。明有為萬相非是菩提。而真如無為萬德之法是實菩提。此段明眾生五陰有為虛妄非實菩薩。然非不有會真如無生理者是真菩薩。此二段經。明理中實有菩提是何證。故亦有菩薩實證之人。此明如佛菩薩亦如是。今言亦如是如者。明有為虛妄非菩薩。會無生忍者是真菩薩。義同有為萬相。非實菩提。真如無為是實菩提相故。言菩薩亦如是。前二段經。但就菩薩菩提不實義同故。言亦如是。此二段。並明菩薩菩提實義邊同亦如是不實義同亦如是也。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非菩薩者。明若作心謂離真如法界。外別有行者。發菩提心。修諸波羅蜜行。以慈悲四無量四攝等法。教化眾生令得涅槃。是真菩薩者。此未會平等。非是初地以上解真如平等菩薩也。佛言須菩提。頗有實法名為菩薩者。因前經乘更生疑。若發心修行。教化眾生。非真菩薩者。還同前疑。正眾生五陰是實菩薩。有如此疑。故佛問須菩提。眾生五陰有為法中。頗有一法是實名為菩薩不。故須菩提答不也世尊。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此答意明眾生五陰有為之法。本來空寂。無有一法是實可名菩薩故。不應取眾生五陰以為真實菩薩也。一切法無眾生。無人。無壽者等。引佛語為證也。此就因緣法空中。以解無菩薩。明有為法中本來空寂。無有一法是實可名菩薩是能度者。故亦知無實眾生是可度者也。所以經中但言無眾生等三。不言無我者。以此經始未明真如之我。若言無我。恐眾生謂佛性真我亦無。故不言無我。以名相濫故也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莊嚴佛國土。至是名莊嚴佛國土。此明若起心分別。謂異於真法界外。別有出世莊嚴淨土。為無漏勝因所得是真實者。不名解真如平等菩薩也。所以重言莊嚴者。明修行因緣顯真如法性。有真莊嚴淨土用。非謂異法性。別有為波羅蜜行所得莊嚴淨土。故重莊嚴。是名莊嚴者。即是第一義諦莊嚴也。此一段經。明有實菩薩。何故乃云。作是言。我度眾生。我莊嚴淨土者。非真菩薩也。為明舉非以形是故重牒來也。更有一意。明眾生菩薩佛淨土此四。雖名用有異。而同一法界中名。若不會真法界者。謂此四法。離真法界。別體相異故。不名真菩薩。若會真如平等之解者。知此法雖時異用別。語其所歸。無有異相。離於真法界。條然有也。故勝鬘經云。依如來藏。建立一切法。又如不增不減經中明。就佛性法身體上有眾生菩薩佛。故知凡聖雖殊。而同依佛性。若同一法界。所以有斯四法差別者。明未修行不斷惑者名為眾生。修行之中分別斷惑者或為菩薩。全修行滿足除二惑永盡故名為佛也。既得圓報法身。必有所依之土。即此圓報法有上品世間依報用異。故有淨土。此明佛與淨土二。法體一就用異也

有人生疑。若起如此心非菩薩者。起何等心。名真菩薩。故答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無我法者。名為真是菩薩。菩薩者解意。上來明未得二無我解者。不名為真實菩薩。遙指正答在此。今言通達無我無我法。正出解二無我法者名真菩薩也。無我無我法者。有二種無我。一人無我。二法無我。人無我者。解眾生五陰中從本以來無定實神我及眾生等。故曰人無我也。法無我有二種。一觀因緣法體本來空寂。二觀佛性法體無萬相故空。若能通達三空二無我者。是真菩薩。故曰通達無我無我法也。所以重言菩薩菩薩者。明菩薩有二種。一者地前菩薩。聞信二種無我。二者地上菩薩。現見二種無我。若直云菩薩。恐失地前菩薩彷彿觀理深伏煩惱者。故重言菩薩菩薩也。論曰此中有疑等者。論主將欲以偈釋前經文。故作此生起也。若無菩薩至清淨佛國土。以牒所疑事也。若如是以下。序生疑之意。指經為釋。如經中生起也。凡以二偈釋斯一段經文。初偈。作問答意。釋經中菩薩亦如是至不名菩薩也。第二偈。釋經若菩薩通達無我無我法盡經也。不達真法界起度眾生意及清淨國土者。明菩薩所以起心度眾生及莊嚴佛國土者。正以不達真如法界平等理故。不知凡聖一如依正同體。謂離此真法界外於三界有為法中。別有菩薩是能度者。有實眾生是可度者。有真淨土可修。此不名解平等真實菩薩故。下句云。生心即是倒也。故經中明文殊師利向佛懺悔。我從昔來。由不達真法界理故。以取相心。化眾生。修十地行。淨佛國土。有如此罪。今向佛懺悔。以起心取此不實為故名倒也。此義云何若起如是心等。一段長行論。先舉偈為問。後以經答也。此示何義。將作偈釋經故。問此經云通達無我無我法者。示何等義也。所以偈答云。眾生及菩薩等。此第二偈。眾生及菩薩。眾生者。凡夫菩薩也。及菩薩者。謂初地以上菩薩也。知諸法無我者。明此二種菩薩得三空二無我解也。此明地前菩薩彷彿解二無我。登地以上現見二無我也。故下半偈云。非聖自智信及聖以有智。非聖者。明也前菩薩未現得真如無我解故名非聖。非不得相似之解。聞中生決定信故。言自智信也。及聖以有智者。明初地以上菩薩現會三空二無我理故名為聖。何故名聖。以有真如無漏智。故言及聖以有智也。長行論云。此明何義智無我無我法者。先釋偈中第二句出菩薩所觀二種我境也。謂眾生及菩薩者。釋偈中初句出二種菩薩能觀人也。何等眾生何等菩薩者。將釋下半偈。故作問生起。問此二種菩薩既俱觀二種無我理。有何憂劣。而有眾生菩薩二名不同也。即釋云。於彼法。若能自智信。總出二種菩薩。於彼三空理。以智信也。世間智者。正釋偈中下半偈。明此二菩薩雖同信三空而憂劣有別也。所謂凡夫聖人以下。兩對結得二菩薩名不同也。如經以下引經結也

金剛仙論卷第七

 

 

 

 

 

 

 

 

 

 

 

 

 

 

 

| 佛光山 | 佛經 | 英翻中 | 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Wiki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 | 佛學 | 

 

佛教

Like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