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戒律學綱要 >>  四分律比丘尼戒本講記

 

四分比丘尼戒本講記(一)

 

戒學概說\比丘尼戒概說(上) 釋悟因法師主講

 

◎ 前言

    四分比丘尼戒本將分七個單元介紹:

    一、戒學概說\比丘尼戒概說;

    二、維持僧伽身份的要件;

    三、僧團份子及其關係;

    四、入僧團的各種規定;

    五、僧伽的共修生活;

    六、僧伽生活的依憑;

    七、說法威儀。

 

一般講戒是依戒文內容將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條,用戒名歸類為波羅夷法、僧殘法、尼薩耆波逸提法、波逸提法、波羅提提舍尼法、眾學法、七滅諍法。

 

這次講解是以發生的每件事情來歸類,例如:有關入僧團的就歸一類,有關淫戒或衣的就各歸一類,如講到衣,不僅講怎樣穿袈裟,還會講到如何得到袈裟,如果擁有太多要怎麼辦?沒衣服穿又怎麼辦?在各類當中探討其輕重。這樣我們比較容易知道比丘尼的生活世界包括什麼,修道生活會發生什麼事,這將有助於各位將來成為一位比丘尼。

 

◎比丘尼的特勝    [成為比丘尼才真正入僧團]

 

我想問各位:你們什麼時候受完比丘尼戒?(戒子答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為什麼要說受戒時刻?如果有朝一日你死了,人家會問:世壽幾歲?僧臘幾歲?戒臘幾歲?戒臘就是從得比丘尼戒的那刻算起。儘管你們已受過沙彌尼戒,但還不算大僧,不叫比丘尼,成為比丘尼才真正入僧數。

 

 [受具足戒方可參預比丘尼僧事]

 

比丘尼戒的特點是受戒後才開始聽戒。你們已經聽過沙彌尼戒、菩薩戒,但當時並未受沙彌尼戒、菩薩戒,那為什麼可以聽呢?因為菩薩戒連黃門、奴婢都可以受,當然每個人都可以聽。所以講沙彌(尼)戒、菩薩戒時,不僅比丘、比丘尼可以聽,乃至沒受戒的人都可以聽,聽菩薩戒和分別男女、僧俗、受不受戒都沒有關係。可是聽比丘尼戒卻只有受戒後才可以聽戒。為什麼要這樣分呢?主要是佛陀對於比丘和比丘尼的要求比任何人都嚴格,因為住持佛法的重任是交代在比丘、比丘尼等「僧」的身上(註)

 

 

◎ 學戒的三個方向

 

學戒要往那裡學?龍樹菩薩告訴我們可以往三個方向去學:第一是從佛陀學,第二是向佛弟子學,第三是從經典學。我們都是隨佛出家,儘管你是隨師父出家,師父又隨師父的師父出家,這一切的師父都是跟隨著佛陀出家。既然隨佛陀出家,就應跟著佛陀學習,但佛陀在那裡呢?

 

很多大德說,末法眾生業障深重,佛在世時不知在那一道輪迴,這輩子好不容易發菩提心,想要好好學佛,卻不能親見佛陀。到底那裡可以找到佛陀?要從經典裡去找,三藏裡記載著佛陀的開示及佛弟子的修行,有很嚴肅的一面,也有輕鬆有趣的一面。現時代的佛弟子要跟隨佛陀學,一定得從經、律、論三藏下手,三藏包括戒律、法義,即法與毗尼二大向度。現在因為大家來受戒,所以特重戒律的學習。第二個要學的方向是經典,能從經典學,也就能從佛陀學。

 

第三個方向是隨佛弟子學習。佛弟子是指跟隨佛陀學習的弟子們,如佛世時的弟子,他們或從正面或從負面表達佛法,透過這些可以看到佛世僧人的生活型態,指導我們的學習。佛弟子除包括過去的高僧大德,還有現在弘法在各處的佛弟子,如受戒期間,戒和尚、戒師父們不辭辛勞地陪著大家學習,他們的行儀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楷範。

 

 

◎ 比丘(尼)三義

「尼」是女眾的意思,比丘尼即是女比丘,而「比丘」這兩字的意義,共有三種:破惡、怖魔、乞士。

 

[一、破惡]

何謂「破惡」?比丘尼持戒能破身口七支惡業。身口七支的惡業是指:身殺、盜、淫,口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凡是有眾惡的業(行為),不管是從嘴巴或從身體發出來,我們都要去除它,這叫破惡。受戒以後,要透過學戒、持戒,把以前非法的罪惡、罪法陸續清除,這是比丘尼內心世界真正要用功的地方。

 

[二、怖魔]

何謂「怖魔」?比丘尼發殷重心受戒,有戒體在身,過著正道生活,即使仍在六塵中生活,但能自我醒覺,不受魔業、魔境的干擾,就不會成為魔王子民,魔王因缺少子民,所以會生恐怖。

 

[三、乞士]

何謂「乞士」?就是上從如來乞求佛法,以長養法身慧命,下向俗人乞求衣食,以存活色身。

 

我們從出生到現在,一直處於凡夫的心態,所以能成為比丘尼,能怖魔、破惡,是因向如來乞法,經過佛法的甘露灌頂,滋養法身慧命,才能蛻化。

 

衣食是維生的必需品,下乞衣食,就是維持身體的衣食住行,色身要吃飯、穿衣,所以要托缽化緣,色身要住乾淨的房子,所以要打掃拖地,這都是為了伺候色身。因此比丘除了要追求佛法以外,還要向俗人乞求衣、食、住、醫藥以安頓色身。

 

出家成為比丘尼,儘管與在家前同樣需要吃飯、穿衣,但在面對衣、食的來源上,要轉變態度。如何轉變?就是要從佛法正命、正道的觀點去看待這些東西,也就是我們即世間而求出世間,學習在世間與出世間當中取得平衡。比丘尼要從自己身上感覺「我是一個出家人」,也讓人家感覺你是一個平凡務實,行正道、正命的出家人,而不是三頭六臂或怪裡怪氣的人。要作一個平實的比丘尼,先從建立佛法知見開始,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學著去知道如法的態度與立場,以後才能如法如律地踐行佛法,這是破惡與乞士的主要意義。

 

比丘尼在色身上是女性,圓頂以後現大丈夫相,不僅要放捨俗情,昂揚面對修道、弘法的生涯,更肩負著住持佛法的責任。

 

◎ 第一位比丘尼──大愛道比丘尼

 

佛教史上第一位比丘尼是大愛道比丘尼。佛陀成道後回到家鄉,很多釋迦族的王子都跟著出家,佛陀的姨母大愛道也想出家,當時她帶著一群釋迦族的女子隨佛四處遊行,求佛陀讓她們出家,雖然阿難一再代為請求,佛陀仍堅持不肯答應,最後阿難問佛陀:「女眾出家修道,可不可以斷煩惱、證果位?」佛答:「可以」,阿難說:「如果可以,那女眾和男眾的差別何在?」佛說:「沒有差別。」佛陀這意思是說出家修道斷煩惱、證聖果、證真理,男女眾是沒有差別的。就在女眾必須遵守八敬法的前提下,佛陀答應女眾出家,於是大愛道成為第一位比丘尼

 

八敬法是因應印度當時的男女關係而設定,在住持佛教上,僧團的領導顯然以比丘為主,佛陀答應女眾出家是建立在追求解脫及淨化身心的基礎上,這是無男女差別的,比丘尼也要承擔一份住持佛教僧團的責任。

 

 

◎ 「戒」是什麼?

戒,梵語尸羅,意指行為、習慣、性格,這裡所說的戒是佛所制定,令弟子受持,以為防非止惡之用。

 

一般所說的習慣或行為,並不全然是善的,所以廣義的尸羅,包括善戒、惡戒。如外道有外道的戒,又如父母教導我們不可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如果犯了偷盜,父母就會訓斥,這是家規,也是一種戒。也有家中開賭場、營殺業的,順父母之命去工作,這也是家規,所以戒普遍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世界。而比丘尼戒則是專為比丘尼制定的,如法如律的比丘尼由此產生,也由此養成向道的行為、習慣、性格.....

 

佛陀為什麼要制戒呢?佛陀成道後到鹿野苑,就有比丘隨佛出家,最早出家的弟子有憍陳如、額俾、跋提、十力迦葉、摩訶俱男五位比丘。自從佛陀度了五比丘,三寶具足的僧團便出現在世間:佛陀是佛寶,佛陀為五比丘說四諦法是法寶,五比丘是僧寶,僧團於焉成立。接著很多人接踵地投入僧團修道弘法的行列,有時有些弟子將原來在外道修學或世俗不如法的事情引進僧團,為讓比丘們知道這是不如法的,佛陀除德行的感召外,總是諄諄教誨或用喝斥的方式教導,或交給僧眾共同檢核、共同管理,這就是佛陀入滅前交待阿難要「以戒為師」的明訓。

 

所以淨戒是佛陀所制,目的在防非止惡,它的功能是讓修道學佛的人止息一切過惡。

 

由於煩惱會惱害眾生的慧命,佛陀為攝受弟子安適、清涼因此制戒,所以尸羅又有「清涼」的意義。

 

戒還有另一種意義:「數習」,數數練習,如鳥習飛不得懈退。受戒以後還要數數學戒、持戒,依戒而解、而行、而證,不是受戒後一切就圓滿了,還要「數習」,使自己的身口意養成向道、向淨的習慣。戒不是放在戒本裡,是要成為習慣、行為,一旦養成,它就會成為個人的氣質、性格,行所當行,止所當止,不假思索、自自然然地流露。在字義上,戒和律又有小小的區別,戒沒有處罰的規定,律是隨犯隨制,為防弟子重犯就有處罰;戒是自發自覺的,律則有客觀環境的要求,這是二者的區別。

 

 

◎ 戒的種類

關於戒律的種類,隨著對象、戒的性質功能、受持後的結果,而有各種不同的分類。

 

 [一、出家戒與在家戒]

佛教徒有僧俗七眾,所以戒律一般都分在家戒與出家戒。

 

              ┌1比丘戒:二百五十條

              ├2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

        出家戒├3沙彌戒:十條

              ├4沙彌尼戒:十條

              └5式叉摩那:十戒並受持六法

 

        在家戒┌6優婆塞┐┌五戒

              └7優婆夷┘└八戒

 

式叉摩那尼所受持的戒法要在這裡特別說明。它是在沙彌尼十戒以外再加受六法,六法是不淫、不盜、不殺、不妄語、不非時食、不飲酒。這六法看起來與沙彌尼十戒似乎重複,但實際上有層次的分別。這六法取自比丘尼戒,就不殺戒而言,沙彌、沙彌尼戒的範圍非常廣,但比丘尼戒就分出輕重,次第分明,犯什麼戒就要接受什麼懲罰、作什麼懺悔。六法就是從比丘尼戒中擇出六項來學習受持,以幫助沙彌尼學習如何作為比丘尼,所以它的準則很明確,六法是:不摩觸、不盜四錢、不殺畜生、不小妄語、不非時食、不飲酒,隨犯其中一項,就要重新受持二年。

 

所謂「具足戒」是圓滿具足出家的大戒,又稱具戒、進具戒、近圓戒、大戒,含有二義:近涅槃、完全圓滿。所有的比丘、比丘尼戒律都是引導趣向涅槃的,完完全全的圓滿,相對於前面的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或在家戒來說,比丘、比丘尼戒是具足的。比丘、比丘尼的修道生活是團體共住的,因此所有戒律的制訂不僅是照顧個人的修學,更是要維持團體生活的清淨和樂。

 

 [二、性戒、遮戒、譏嫌戒]

以上是依對象而分的,另外亦可依輕重而分。例如沙彌十戒前四條: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屬重戒,是性戒。第六條不著香花鬘、不香塗身,屬輕戒,是遮戒。

 

所謂「性戒」是該戒所制止的行為本身即是罪惡,不管佛是否出世,也不管佛有否制戒,它本質就是罪惡,是性戒,所以判為重戒。如果所制止的行為本質不是罪惡,卻容易引起其他罪惡或犯其他的戒律,就是遮戒,判為輕戒。例如在身上噴香水不等於犯淫,但是噴了香水以後容易「招蜂引蝶」,就像花的四週會有很多蝴蝶飛繞,是同樣的道理,雖是輕戒,但會導致修道上的干擾,因此要制止。

 

還有一種「避世譏嫌戒」,譏嫌就是讓人譏毀、嫌責、不歡迎或討厭出家人。如果你噴了香水,坐上公共汽車,別人會說:「這師父好香哦!」你做何感想?若擦指甲油,有人對你說:「師父,你好美哦!」你又作何感想?這不噴香水、不塗指甲油是避世譏嫌戒。很多避世譏嫌戒是與當地的民間習俗相關,如「壞鬼神村戒」即是一例。為避免出家人因某些行為與風俗民情相違背,引起世人的批評嫌責,而影響佛法在人間的流傳價值,因此才制訂的戒,叫做避世譏嫌戒。

 

總之,戒分有性戒、遮戒、避世譏嫌戒。所有戒律中性戒是殺、盜、淫、妄,而具足戒的次第卻是淫、盜、殺、妄,比丘戒有四重戒,比丘尼戒有八重戒,除了性戒的前四條相同外,比丘和比丘尼戒在條數及內容上是有差異的。

 

 [三、止持戒與作持戒]

止持戒是該止的不能作,作即犯,為波羅提木叉。「止持」用現代話說就是不該做,如我們不殺生就是持不殺戒,不偷盜就是持不盜戒,沒有做的當下就是持戒了。止持戒指禁戒,就是波羅提木叉,禁戒不可以做,做了當然犯戒,所以叫止持,止的當下就是持戒。

 

作持戒是該作的,不作即犯,為犍度法。「作持」就是要作的,如結夏安居,不結夏就犯戒,結夏就是持戒。又各位來受戒,戒師為大家授戒,這有一定的軌範,要依廣律的規定而行,這就是犍度法。此外,如何分衣服、飲食、財物,如何結夏、安居、授戒等等,這些都是在作持,在犍度法中有詳細的記載。

 

總之,止持就是「諸惡莫作」,作持就是「眾善奉行」。請看戒本第三十四頁第三行:「一切惡莫作,當奉行諸善,自淨其志意,是則諸佛教。」第一句就是止持,第二句就是作持,第三句是戒律的目的。

 

 [四、聲聞戒與菩薩戒]

大乘佛法興起後,將五戒、八戒、十戒、比丘(尼)戒歸為聲聞戒,而另有菩薩戒。菩薩戒的總綱有三,就是攝律儀戒(諸惡莫作)、攝善法戒(眾善奉行)、饒益有情戒,主要精神也是止惡、行善、度眾生。聲聞戒又分出家、在家戒,這前面已經說明過了,不再贅述。

 

 

◎ 戒分四科

戒又分四科:戒法、戒體、戒行、戒相。

 

戒法,剛才所舉的戒條規定就是戒法,也就是佛所制的戒法(律藏的內容)。聲聞有聲聞的戒法,菩薩有菩薩的戒法。

 

戒體,是由受戒所得防非止惡的體性,是由身心所發出的力量。這力量來自我們對三寶的虔誠信仰。

 

關於戒體,我來舉個例,有位比丘尼到日本求學,她在學校表現優異,教授、同學都讚賞她。有次系上聚餐,教授請吃飯。因教授、同學佔多數,大家助興要喝酒,也極力勸這位比丘尼喝酒同樂。依我們的戒律是不可喝酒,但在這種情境下不喝酒好像不近人情,面對諸多盛情力勸,這位比丘尼很慎重地向他們表白:「我與佛陀有不喝酒的誓約!」而化解了一場尷尬,這就是由戒體所生出的持戒力量。戒律規定有很多的「不可以」,也儘管有情境說明,但真正能持戒律,不是因別人看不見或是規定有漏洞,而是靠戒體的力量,這些力量來自於內在虔敬的信仰和自我堅持,這是需要自律自覺的。

 

戒行,「行」即行為、業行,它隨順著戒體,而發動如法的身、口、意三業的行為。

 

戒相,「相」就是可以看到、辨識的。持戒的妙德表現於外表上,是有其外相軌範的。每一條戒都具足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

 

前面是先釐清比丘尼及戒的種類。事實上,比丘尼是七眾之一,在佛陀允許加入僧團的那刻起,比丘尼以出家相住持佛法,而出家是為了斷煩惱、了生死、證聖果、證真理,如何能斷煩惱、了生死,就是要破惡。因此,從我們成為比丘尼的那一刻起,僧團的修道生活正式開始,當下即是修道生活,是開始而不是完成,所以登壇受具足戒,是學戒的開始,也是剛剛踏上修學之道。

 

 (註:) 現在我們把這些講稿整理出來,刊登在雜誌上,那沒有受比丘尼戒的人可以看嗎?

 

對於受戒前可否看或聽具足戒,自古以來有多種說法,但大致上,可分二種:

 

一是持不可以的觀點,從受具戒問十三重難之一的「盜聽大僧說戒」來說,似乎是未受戒前聽或看戒,反而會成為受戒者的重難。

 

二是持可以的觀點,認為戒律刊於藏經廣律,凡閱藏者均可看到藏經,並不限於比丘、比丘尼閱讀的,若閱了藏經,豈不成為受戒的障礙?且以學戒、持戒來看,式叉摩那學持比丘尼六法,也應為其說此六法,才能持守,因此從限定不閱、不聽的本意,應是對大僧不可生輕慢心,重點在僧眾作羯摩時,不可讓非僧參預,這是僧眾處理戒律問題,若有間雜是不如法的。基於這種情況,未受戒前聽戒是可以的,參預羯摩則不可以。

 

Word Doc 檔案下載:

http://www.muni-buddha.com.tw/monk_wiki/bcn-01.doc

 

四分律比丘尼戒本講記

香光尼眾佛學院 釋悟因 法師 主講

 

 

四分律比丘尼戒本講記

 

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佛教戒律學綱要總整理   

牟尼佛法流通網 Muni-Buddha 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