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藏經閣 >>  戒律學綱要

 

受五戒的功德。佛教五戒及其內容 buddha wiki

 

《受五戒的功德》

 

善生經云:假使有善男女,布施給滿四天下,所有眾生,四事:飲食、衣服、臥具、醫藥,這樣供養,盡於百年的長期,還不如一日一夜,短時間中的持戒功德,是因為戒法,通於有情境及無情境,特別普遍,(前四性戒,有情境發;後一遮戒,非情境發。)在這普遍境上,能生戒善,所以功德高勝。

 

什麼原因?因初受戒時,已經對盡眾生界,行了三種布施,就是:發願盡此身形壽命不盜,已施法界有情之財了,不侵損法界有情的利益,就是對他們進行布施,財施救濟有情的貧困。盡形不殺,已施與法界有情以無畏,施無畏使有情安樂。用此戒法,自行與化他,就是以法布施與,徧眾生界了。

 

這樣,持戒功德是無盡的,所以,財施終有限量,是狹窄的,既不具足三施(財施、法施、無畏施),又不遍於眾生界,而且,財施是物資集散的事,集聚的時候,不免發生貪求欲望,散去的時候,又有取捨愛憎的心理,這得則喜、失則瞋,最易生起煩惑惱害,所以,不如戒施的清淨。

 

 

《佛教五戒及其內容》

 

佛教五戒: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受持五戒之後,一定要了解犯戒與破戒的區別,犯戒可以懺悔,破戒則不能懺悔,也不能再受戒。

 

因此,受持五戒的佛弟子,如果真的遇到快破戒的因緣,就要先捨戒才行。捨戒的方式很簡單,對一個聽得懂人話的人說:「我捨五戒(或捨某戒)」一說即捨戒,捨戒以後就不會有破戒的罪,有因緣的話可以再受戒。

 

犯戒破戒的標準在哪? 請看「新編五戒戒相表解」:

 

http://www.buddha-hi.net/re/thread-60600-1-1.html

 

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受五戒的功德wiki.jpg

 

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佛教戒律學綱要總整理   

牟尼佛法流通網 Muni-Buddha 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