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第十三講)

 

淨空法師講述

 

上一次講到天台四教的藏教,現在接著介紹天台的通教。所謂通教,意思是前面可以通藏教的教義,後面能通別教、圓教,而為大乘初門,就是大乘佛法的初學。古德告訴我們,根性利的人,可以通別、圓;根性鈍一點的,則是通前面藏教的教義。那麼他所講的這個四諦,是「無生四諦」。所謂「苦」諦,是「如幻如化,無逼迫之相。」因為無有一法不是當體即空,所以這個當中沒有逼迫相。「集」諦亦是如此,也是「如幻如化」,因此他沒有和合相可得,在這個地方,「無和合相」也是如幻如化的。那麼說到了這個「道」諦,他是說「不二相」,意思就是講,與集諦同一幻化。所謂是如夢中之藥,諸位細細地體會這個比喻。對治夢中的病,是病也在夢中,藥也在夢中;那個夢中藥治夢中病,同一個幻化,所以是不二。「滅」諦,是講「無生相」,滅諦就是涅槃,也是如幻如化,所以無有生相可得。那麼淨土的眾生,如果過去式修學通教這個法門,也就是我們一般講大乘佛法裡面的空觀,他是修這個法門,那麼帶著有這種習氣,將來到西方淨土,必定還是離不開這個法門的。這一段這個講解,是蕅益大師特別給我們提出來,實在為我們解釋了不少的疑問,解決不少的疑問。同時我們也曉得這個淨土四土的形成,功夫淺深、上下之所由來,那麼從這個地方,我們都可以得到一個很正確的答案。

 

第三,是講「別教」,所謂「別」是「唯獨菩提法」,唯獨這個大乘菩薩。它與前面的藏教通教不一樣,與後面的圓教也不一樣,所以稱之為別。別教所講的四諦,是講「無量四諦」。像我們讀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裡面的四諦品,四聖諦品,就是講的無量四諦;那麼我們想想這個藏通別圓四教,它特別講這個無量四諦,實在是有它的用意在,也顯示出菩薩境界廣大無邊。那麼在「苦」諦上說,它說有「無量相」,因為「十法界依正果報不相同。」實際上要說,就是同一個法界。以我們人道來說,我們這個人法界來講,不要說他方世界,就我們地球上來說,這已經是太渺小了。地球上有四十多億的人,每一個人的依正果報,都不完全相同,由此可知,「相」的確是無量無邊。至於「集」諦,它也是有「無量相」,所謂「五住煩惱不相同」,五住是講五種無明住地,我們不要說得那麼深,就以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煩惱,俗話常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這個意思就說,每一個家庭有每一個家庭的煩惱。大而說之,每一個國家有每一個國家的煩惱。何況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這個裡面一切眾生,業習、煩惱,當然是無量無邊。佛在四弘誓願裡面教給我們「煩惱無盡誓願斷」,這個也是這個意思。那麼講到「道」,道也有「無量相,恆沙佛法不同」這是菩薩法裡面。四弘誓願裡面所講的,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個佛法就是法門,就是覺悟的方法。覺悟方法有多少呢?像恆河沙那樣多,可見得絕不只八萬四千法門。那麼佛門裡頭常講八萬四千法門,這個八萬四千乃是從綱領上說,如果要細分,無量無邊的法門。那麼諸位曉得,因為煩惱無量無邊,法門是對治煩惱的,煩惱斷了,這才算法門達到了目的。達到目的當然是「滅」諦,滅是滅煩惱,證「諸波羅密不同」。波羅密是圓滿的意思,是究竟的意思。那麼也就是說,別教裡面果位不一樣,菩薩從十住,這個十住算是大乘佛法裡面的菩薩法,這叫別教菩薩,一直到等覺,他所證的波羅密不相同。那麼淨土眾生如果是別教的根機,他將來往生西方淨土之後,一定是修別教的道品,那麼講這個三十七道品,也是有藏通別圓。那麼由此可知,念佛也是有藏通別圓。這個一句佛號看我們用什麼心去念,我們用藏教的心去念,這是藏教的道品;用圓教的心去念,那麼就是圓教的道品。其成就,自有高下之分。

 

那麼至於圓教呢,他是講「三諦圓融」,真諦、俗諦、中諦,他講的是「圓修圓證」,所以叫做圓教。圓教的四諦是講「無作四諦」,這個四諦的名稱,我們一定要把它記牢。圓教的四諦,當然是最圓滿,最究竟了。這些理我們可以知道,可以明了,但是在目前,恐怕我們還無法起修,畢竟他的境界太高。如果我們從通教,以通教作基礎,入圓教是可以的。從別教入圓教,也非常之好。那麼由此可知,圓教的確要通、別的根基,才能夠真正趣向圓修圓證。

 

我們看這個無作四諦。這個「無作四諦」,「苦」諦,諸位看這個地方,「五陰本如(來)藏」,這當中漏了一個字,五陰本如來藏,因此「無苦可離」,那麼諸位想一想,如果說我們離開五陰了,豈不就是離開如來藏了?如來藏是十法界依報正報的理體,怎麼能夠離得開呢?五陰就是如來藏。換一句話說,迷了的時候,叫它做五陰;悟了的拾候,就叫它做如來藏。因此,這個法門的確是無苦可離呀!「集」是什麼呢?「煩惱即菩提」;這個滅裡頭,生死即涅槃,這些話我想諸位在佛門裡頭常常聽到,可是你要曉得,這是圓教的境界,因此他「無集可斷」。那麼說到「道」呢?「邊邪皆中正」,「中正」是大菩薩法,「邊」是邊見,「邪」是邪見,我們都講的是外道;你看,外道都是菩薩,「無道可修」啊!那麼他所證的果,就是「生死即涅槃」,因此「無滅可證」。這個真正到了圓極,究竟極了!所謂是一真法界的境界。一真法界在那裡呢?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迷了的時候,這個法界叫十法界,五陰、煩惱、邊邪、生死,什麼如來藏、菩提、中正、涅槃,給你講這些,迷了,才講這些;悟了,悟了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因此,無苦可離、無集可斷、無道可修、無滅可證。

 

那麼淨土眾生如果是圓教的根性,他到西方極樂世界,多聞圓教,這在後面我們把這個也說出來。這個「藏」教跟「通」教,西方世界「同居土多說之」,同居土常常聽諸佛菩薩講經說法,這個意思比較上多。「別」教呢?諸位看,「同居土、方便土、多說之」,為什麼呢?這個是菩薩法,同居土是菩薩多,方便土是迴小向大,也盡是菩薩。至於「圓」教,這是「無上佛法」,是究竟佛法,「根性利的人,四土皆聞」。換一句話說,無處不說啊!經上講「如是等法」,如是是指前面這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特別跟諸位說出有藏通別圓的區別。等法,「等」是等其餘「四攝、六度、十力、無畏、無量的法門」。

 

那麼我們舉出這幾個例子,這幾個例子也是佛法裡頭的重要修學綱領,特別是在大乘法的修學。我們應當特別地留意。綱領要熟,這個裡面的含義,要很清楚地理解,然後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努力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

 

那麼我們在此地先跟諸位介紹這個四攝法,這四攝六度,那麼這是講的菩薩法。「四攝」法裡面,這個「攝」就是攝受眾生,要拿現在這個話來講呢?方便的講,接引的意思,四種接引眾生的方法,底下這個四種。諸佛如來,不但是我們這個世界,十方三世的諸佛如來,他要想接引一切眾生,離不開這四種方法。

 

第一,要「布施」。這布施列在第一條,那麼諸位想想,這個佛菩薩要想弘法利生,要度一切眾生,不是要接受眾生的供養,不是啊!是要布施給眾生。那麼諸位想想,如果佛菩薩要沒有福報,沒有東西布施給眾生,眾生誰聽你的?這一點我們要多想一想。

 

記得在往年,我們見到基督教傳教,勸人去做禮拜。他勸人的方法,就是布施。他送奶粉、送衣服。那麼有許多人,他是不是真的去信了他的教呢?不然。他打聽,今天教堂裡面有奶粉可以發,於是一家老小都去了,所以那個時候有人說他們叫奶粉教。其實他這種方法,與我們佛法這個四攝法是相應的。

 

佛門,這個大乘佛法常講:「,先以利欲鉤,後令入佛智。」就是先以名利,因為世間人貪圖名利、貪圖利養。佛菩薩了解,你貪圖利養,好!我就用利養來接引你。接引入門之後,教給你啟發最高的智慧,教你了生脫死得大利益,目的在此地。由此可知,佛菩薩度化眾生,就像父母教小孩一樣,苦口婆心啊!

 

現在的佛法,這個攝受眾生,難!難在什麼地方呢?難在佛門裡面沒有大福報,沒有大福報,不能布施啊!眾生講你這裡是無利可取,他不來了。不但這個法師沒有財物布施給眾生,反而要求眾生多多供養,於是乎眾生一看到法師就害怕了,為什麼呢?他要我供養他,要我拿錢給他,於是乎遠遠地就離開了,這也是今天佛法不能夠普遍宏揚光大的原因之一。我們在四攝法裡頭,講布施,最重要最根本的這一條疏忽了。

 

所以我們如果要想能夠恢復菩薩法門,弘法利生的人,最好是不接受任何供養。當然,本身的生活要清苦,因為清苦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很容易過;生活容易過,需求就少了,只要有幾個真正護法的人,維護著我們道場最低的物質生活,那就足夠了。全心全力,弘法利生。這樣地,眾生對佛法,他才能夠生敬仰之心。曉得什麼?不欺騙他,對他無所求嘛!對他無所求,跟他所講的法門,當然是真實的,有求就不見得是真實的。所以說過,帶著有欺騙,有這個諂媚巴結這些意思;如果是無求的話,那麼這個都可以離開了,眾生不會這樣子想,這樣他才能夠真正地得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生起清淨的信心。那麼由此可知,布施是非常非常重要,這個事實完全是為接引眾生而修的布施,所以目的是在此地。

 

那麼第二個「愛語」。這個愛語是以柔軟之語。換一句話說,這一種言語是眾生歡喜聽的、樂意聽的。他聽了,能夠生歡喜心,這樣子才容易接受佛法的修學。

 

第三是「利行」。「行」就是行業,菩薩要度眾生,種種的行業一定要叫眾生感覺的,哦!這個與他有利益。所以眾生的心,無不是以「利」擺在第一位。你說「名」,「名」還在擺在第二位,先擺在利。自古以來,真是古今中外啊!譬如我們讀孟子,孟子見梁惠王,梁惠王問孟子,第一句就是,如何對我們國家有利?他把這個利就擺在第一位。那麼由此可知,那一個人不重利呢?古今中外的人都重利,因此菩薩深深了解眾生心,接引眾生,把這個利擺在第一位。佛門裡面所講的、所修的、所得到的,都是給你最大的利益。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真正幸福美滿的人生。這是佛門裡面才有,只要你依照這個理論去修學,你的生活一定非常地幸福、非常地快樂、非常地美滿、非常地充實。哦!大家聽了這個話,這才肯真正地向學。

 

譬如我自己入佛門,當年我的老師,就是以愛語、利行,來攝受我。他告訴我,佛經的哲學,因為那個時候,我正是在學哲學,老師告訴我,佛經的哲學是世界上哲學的最高峰,你看這個話很動聽。又說,大乘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看,這都是標準的愛語、利行,對一個初學的人來說,立刻就動了心,就動了學佛這個念頭,就動了對大乘佛法來探討、來研究、來修學。可見得愛語與利行非常之重要。

 

那麼第四條講「同事」。這個是在接引眾生裡面,也是最有效的一條。但是這一條在初學的人來講,學了要度眾生,初學的人來講,要看什麼樣的境界,為什麼呢?如果是在逆境裡面,那需要有相當地智慧與定力,要不然會要墮落的。譬如這個利行裡面,你看到那一些眾生,他喜歡跳舞的,那你天天跟他在一起跳舞,你自己要沒有智慧,沒有定力,漸漸是,漸漸你墮落了,被他度去了。所以這一點很重要,就是自己有智慧,有定力,可以陪你去到那個地方,將來能夠叫你回頭,真正把那些沉迷於五欲六塵境界裡面的眾生,把他救出來,這叫同事,所以同事是合光同塵!

 

譬如像從前,在中國大家都曉得濟公長老是很出名,世間人稱他為濟公活佛。濟公長老在四攝法裡頭多行同事,他與一些達官貴人,與一些豪富人家,每一天在一起飲酒作樂,因為那是富貴人家的習氣嘛!他都能夠陪他在一起。諸位想想,如果一個嚴守戒律的人,一個吃長齋的人,要去度那些人,度不了。為什麼呢?他看到你這樣子,他就怕了,遠遠地就躲開了,你那個生活太苦了,我受不了。濟公所示現的是,酒肉都沒妨啊!那他們非常喜歡,那這種學佛,我可以學了。這個行為,這是用「同事」攝受眾生,而是度化那一類這個五欲、執著特別強烈的一類眾生,採取這種手段來把他度過來。假如你自己這個定力,智慧要不夠,那往往就被人家度去了。

 

我們看到有許多年輕的法師,智慧、辯才、人品,都是可造之材;結果很年輕上來講台弘法利生,那些信徒是愈來愈多,有的些女信徒,常常親近法師,結果最後法師還俗跟她結婚,被他的徒弟度走了。那就是同事,他的定力不夠,被人家度跑了。所以像這一點,這個四攝法裡,前面三種一般可以修學,後面這一種自己必須要衡量自己,不可以貿然輕易地嘗試。換一句話說,自己在智慧沒有成,定力還不夠,不可以輕易嘗試;特別是在逆境裡頭。但是順、逆兩種境界,都會淘汰人,這個是四攝法裡頭,特別要注意到的一點。沒有四攝,絕不能夠接引眾生,所以諸位一定要記住,佛法是犧牲自己,成就別人。而不是佛法會有很多便宜可以占,有很多人來供養,那話就錯了。別人供養法師,法師除了自己簡單樸實的生活之外,所得的供養要拿來修四攝法裡面的布施,諸位要曉得這一點。在家同修,修這個布施,是六度裡面的布施,後面會講到。法師修這個布施,是四攝法裡面的布施。這個意思是不相同的。因為法師是代佛說法,是代佛接引大眾,必須要用這種方法來誘導一些迷惑顛倒的眾生。正如法華經裡面的長者,以三車誘導他的兒子一樣,那麼那個是比喻,這個四攝法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底下,講六度。「六度」是諸位同修常常聽到的,也是大乘佛法裡面講得最多的,這是菩薩所修的無量的法門,歸納為六大綱領。那麼這個六大綱領,第一個也是「布施」,在布施形象上是相同的,與這個四攝法的布施是相同的,但是他的用心跟出發點不一樣,不相同。四攝法出發點是利他,是誘導他人入佛門,意思在此地;而六度裡面的布施,是要度自己慳貪煩惱。換一句話說,是度自己的根本煩惱。

 

布施裡面可以分為三大類,「財」布施,是指一切的財物。第二類是講「法」布施,包括的有出世間法與世間法,凡是我們自己會的,我們自己所熟悉的,別人不會,我們要盡心盡力地傳授給他,教導給他。譬如說,我會燒菜,我這個菜燒得很好,他不會,那麼我教他怎麼燒,這也是法布施。所以由此類推,法布施並不限於講經說法,講經說法當然是法布施裡面的一種,在佛法來講,也是最重要的一種。因為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因此諸佛菩薩教化眾生,無不以音聲作佛事,這個做佛事就是作為教學的工具,而是以這個音聲為教學的工具。那麼孔老夫子當年在世,他的教學也是每一天的講演,也是以音聲,當時並沒有教科書,每一天是講演。夫子過世之後,學生才把他平數所講的,做人做事的原理原則記錄下來,編成一本書,這個就是論語。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學,也是天天講經說法,並無教科書,那麼這個是以演講為法布施。

 

法布施裡面包括的範圍非常地廣大。那麼像我們今天用電視這個方法,用錄影帶這個方法;這個方法不但是有財布施,有法布施,連無畏布施都包括在其中。你看這個一個錄影帶,這個錄影帶是財物,它有價值,它要值幾百塊錢。而錄影帶的內容,那是佛法,所以它變成法布施,有財布施又有法布施。你聞佛法開悟之後,離苦得樂了,離開一切恐怖顛倒,這就變成無畏布施,所以這一個布施是三種布施統統具足。

 

布施的目的,如果是為了接引眾生,為了弘法利生,那就變成前面四攝法的布施。如果是為了斷自己慳貪煩惱,那就是菩薩六度裡面的布施。譬如我們有一個道友,他給我說,他說我現在努力在修這個布施,我什麼都不求。我說你為什麼布施呢?他說我因為賺錢太容易,賺得很多,怕的是將來這個錢愈多,貪心愈增長,我這個布施是為了不讓我這個貪心增長。那麼這一種布施,就是菩薩六度裡面的布施,完全符合布施波羅密,波羅密就是度慳貪的意思。

 

如果我們這個布施,不是達到這個目的,那雖然是布施,不能叫波羅密。譬如說在佛門裡面,我所見到的,大半的布施,他不是為斷慳貪煩惱,實在講,為斷慳貪煩惱而布施的太少太少了,大多數為什麼布施呢?為了佛門都有一句話說:「捨一得萬報」,為這個來布施。因為佛門裡面所講的,佛三寶是福田,我們在那裡種了福田,將來就有收穫,而且利息很厚,一本萬利。那麼諸位想想,這種布施能度慳貪嗎?不但不能度慳貪,這個布施是增長慳貪,他是為了貪財,所以他才布施,因為聽說經上講,財布施將來得財富,我趕快布施,我將來會發大財。我修法布施,因為法布施將來果報得聰明智慧,我現在這個笨頭笨腦,我要法布施,將來我就聰明智慧了。我現在修無畏布施,為什麼修無畏布施呢?聽說無畏布施的果報是健康長壽,我現在身體多病,多災多難,我來修無畏布施。諸位想想,這樣的布施只是修世間有漏的福報,是修福,是修善事,不是布施波羅密,為什麼呢?因為對自己慳貪煩惱的時候,一絲毫都沒有斷,不但不斷,它還要增長。假如他布施要沒有得這個果報,他怨恨心就起來了,就要責怪佛菩薩,佛菩薩你看,我給你供養那麼多,布施那麼多,怎麼現在不但利息沒有,連老本都沒回來?凡事責備佛菩薩,好像,佛菩薩我對你這麼好,我送你這麼多錢供養你,你都沒有保佑我,你也沒有保佑我發財,還叫我現在受苦。這個是把意思全部都搞錯了,因為他貪心,到最後貪不到,他就瞋恨。

 

那麼由此可知,世間人一般修布施,不是清淨心,不是度自己的慳貪煩惱,而是希望在這個裡面得這個利益,所謂是「一本萬利」,把佛門當作生意來作,當作生意買賣來作,這個是錯誤的。像這種情形我也常常遇到,這是對於佛法不通達。我們學佛的人要曉得,無始劫以來,我們在六道理面受生死輪迴之苦,正如佛在經論上所講「生死疲勞」啊!如果這個生死是一生一世的,那我們也就不在乎了,那生死這個事情也沒什麼了不起了。所謂「生死事大」,「大」在那裡呢?是生生世世永遠不斷,這個事情麻煩了。過去無量劫一直到今天,如果我們今天在這一生當中,不能把這個問題徹底究竟的解決,我們往後無量世,生生世世,苦不堪言啦!生死是苦海呀!這是我們應當要覺悟的。

 

那麼這個生死苦海誰製造的呢?就是三毒煩惱,三毒煩惱是業因,前面講的四諦,生滅四諦裡面講的,「集」就是業因,就是煩惱,苦諦就是果報,由此可知這個事情麻煩。世間科學、哲學、宗教,也都想到這個問題,但是沒有辦法解決,所以釋迦牟尼佛才出世,幫助我門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世間人自己能夠解決的了,佛又何必多事呢?何必再出現於世間?實在是世間人想解決而沒有法子解決的了,佛菩薩才大慈大悲呀!降臨在這個世間,幫助我門解決這個問題。

 

八萬四千法門以布施波羅密為根本,所以我門要曉得,對自己,布施是要度慳貪,斷自己的慳吝心,斷自己的貪心。慳吝心,自己已經有的捨不得給人,就是所謂是放不下,這個是慳吝心;貪心是自己沒有的,心理面有慾望想得到,。這兩種心是無量無邊生死煩惱的根源,你要不把它斷掉,你這個生死疲勞就沒有辦法斷得了,如來果地上的大菩提涅槃,你也無法證得。

 

六度裡面第二,是講「持戒」。「持」就是守的意思,守持,或者我們叫「保持」。「戒」,這是講戒律,戒律是我們的生活規範。我們能夠守戒律,才能夠得定,才能夠開智慧,這是對自己來說。對社會、對眾生來說,唯有守戒律,一切大眾相處,才和睦,才能真正做到親愛精誠。人人都守戒,人人都能夠做到親愛精誠,這個世界就是大同的世界,這個世界就是天堂。因為這個世界裡面沒有惡人,這個世界裡面沒有一個是想妨害別人的人。諸位想想,這個世界多和睦!多麼可愛!所以我捫要希望這個世界永久和平,眾生永遠能夠相親相愛,那就得提倡佛門的持戒波羅密,發揚光大佛門的持戒波羅密。

 

戒律有分為大乘戒與小乘戒。小乘戒是私生活的規範,不與別人在一起,也是儒家所講的慎獨,君子慎獨的功夫,這是小乘戒,完全是自己,與別人不相干,就是自律的規範。而大乘戒呢?這是入眾的生活規範,就是我們在團體當中,與許許多多的人在一起,那麼這個是這一種生活規範。這種生活規範要記住,雖然是與很多人在一起,是團體生活,是團體生活裡面的自律,也不是律他的。那麼由此可知,佛法是真正自由,佛法這個修學只約束自己,不妨害別人,這個是佛法真正精神之所在。我們要認真地去研究,認真地去學習,去把它發揚光大,利益一切眾生。

 

持戒的目的是度諸惡,也就是度我們一切惡念,度我們一切惡行;一個是對自己的惡業惡行,一個是妨害他人的惡業惡行,持戒的目的在此地。所以它的功德才能夠產生禪定。像這箇希望大家要留意,這個布施,布施講過了。持戒「度惡業」,惡業裡面就是有兩種,一種是對自己的,那麼對自己的惡業呢?簡單的說,就是你心裡頭,這個心接觸外面境界起貪瞋癡了,這個是心裡頭的惡業。你在造貪瞋癡這些相,那就是世上的惡業,這是講自己。那麼對別人,別人得到功德利益,你起了嫉妒心了,那你是心裡頭起了惡業,表現在行為上,想方法破壞別人,障礙別人,那是行為上的惡業。所以我們持戒,不障礙自己心地清淨,不障礙自己的道業,也不妨害一切眾生。不妨害一切眾生,這是大乘菩薩戒;不妨礙自己這個道業,這是小乘的戒律的精神。由此可知,戒行真正是可貴,值得讚嘆。持戒決定不是約束人,決定不是自己拿繩子把自己捆住,不是的。你要是作如是觀,那你對於佛法是不通之至,你完全誤會了,完全錯解了佛法的教義。

 

第三是講「忍辱」波羅密。忍辱這個裡面有事、有理。事相上,譬如說:我們在生活的需求上,要能夠不被社會誘惑,我們才能夠安貧樂道,你的道業才能成就。現代的社會,誘惑的力量非常之強大,一切物欲的享受,日新月異,天天有新的發明,天天有新的花樣,如果你要是追求物欲上的享受,那個心太苦了。如果你是福報不太大,力量又不濟,那真是苦不堪言啦!縱然是有這個財力,有這個福報,你這個精神耗費在這方面,真正是太可惜,也是不值得的,得不償失啊!因為你沒有把你有限、寶貴的光陰用在了生死,出三界,一了百了的大事業上,你疏忽了這一點。因此忍辱在修學裡面,占的分量相當之重。

 

我們第一個要能夠忍受飢寒之苦,剛才講了,安貧樂道,我們遠離名聞利養。第二,我們要忍受人為的加害,這是必然的道理。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佛的功德大,還有提婆達多在外面找麻煩,惡意的毀謗,千方百計的陷害,釋迦牟尼佛能夠忍受。內裡面,就是僧團裡面,有六群比丘,那是他的學生,他學生裡面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個裡頭也是良莠不齊啊!有好學生,也有頑皮搗蛋的學生,天天出事情,在外面幹壞事情,人家報告給佛了,佛也來處理。所以佛的僧團,不是像西方極樂世界,個個都是諸上善人。阿彌陀佛沒煩惱啊!釋迦牟尼佛有煩惱,你不相信,你去看看那個戒律,戒律怎麼製的呀?不殺生的戒從什麼製的?就是他裡頭徒弟學生,在外面幹殺生的事情。有人來報告,佛才製定這些戒,以後不准殺生。為什麼有邪淫呢?因為他這個徒弟裡頭外頭跟別人婦女所謂奸淫,人家來報告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製定這個戒律。所以那是六群比丘,壞比丘,天天在外面頑皮,不守規矩,在外面出事情。但是諸位細細想來,這些人都是大菩薩,故意幹壞事情,叫釋迦牟尼佛製定戒律。如果他們不幹那個事情,佛法就沒有戒律了,所以這是菩薩示現,大慈大悲為後人作榜樣。真是佛在世,就好像舞台上唱戲一樣,有唱正派的,有唱反派的。正派反派都叫我們得很多的利益,都給我們很多的啟示。

 

所以這個忍辱就是,內對於本身的僧團裡面種種障礙要能夠忍受。像六祖大師,他得道之後,不能馬上弘法利生。當時他的師兄弟們對他不服氣,各個人想奪回衣缽,甚至於想把他害死,置他於死地,都有這種人。他在獵人隊裡面,受苦受難一十五年,那不能忍,怎麼能成就?金剛經、涅槃經裡面,釋迦牟尼佛敘說他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作忍辱仙人,那就是專門修忍辱波羅密,為戈利王割截身體。戈利是梵語,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是暴君,無道之君,無道的君王,暴君;為戈利王割截身體,他都能忍啊!

 

所以一個修菩薩道的人,一個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心裡常常想著,我到娑婆世界來,是作客的;我是來接引大眾的。這個地方人愚癡、無理,不管他用什麼態度對待我,我都一笑置之,不予理會,專接引有緣眾生,同往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菩薩,行菩薩道。那麼再不然呢?就要想到,我無始劫生死疲勞,不能像諸佛菩薩早超三界,這才是真正的奇恥大辱。這樣的奇恥大辱,我從無始劫來一直忍受到今天,現在這小小的什麼苦難,我還能說不忍嗎?咬緊牙根,忍受過去,希望在這一生,成就大功大業,超出三界,再不與這一些惡劣眾生為伍了,這也好嘛!也就非常之難得了。所以一定要修忍辱波羅密,那麼這些全都是從事相上說。

 

理上是怎麼講法呢?諸位要曉得,佛法的教學,它有甚深的理論,有精闢的方法,有殊勝的境界。如果我們沒有相當的耐性,堅定的意志,那是無法修學的。因為這一門學問絕不是幾天,幾個月就能夠畢得了業的,也不是三年五載就可以學成功的。大經裡面給我們說,從凡夫地修到圓滿菩提,在時間上講,要三大阿僧祇劫。而佛在大乘經論裡面常講,這個時間要長達無量劫,我們能不能忍受?如果一聽說三大阿僧祇劫,時間太長了,算了,我不修了;無量劫,那我更不能修了。可見得如果你要是不能忍受,你的學業道業不能成就。我們世間,念一個小學,你也得忍六年,才能畢得了業啊!念個中學,也要忍受六年;念個大學,也得要忍受四年。諸位想想,從小學到大學,你要忍受十六年,你才能完成。佛法的教學比大學,那要深得太多了,所以你自己想想,你能夠完成大學畢業,你已經忍受十六年了;而你在佛法裡頭要求,希望說幾個月、兩三年,就能成就,那有這麼便宜的事?所以說一定要有耐心深求大法。

 

那麼忍辱,它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度瞋恚」,是度瞋恚。瞋恚是三毒煩惱裡面,很重的一種煩惱。我們如果有忍耐的心,每一天心平氣和,什麼都能夠忍。人為的災害,天然的災害,修學的困難,都不怨天、不尤人,無有一絲毫瞋恚之意,這叫忍辱波羅密。

 

第四叫「精進」波羅密。所謂「精」是純而不雜,就叫做「精」,精純。「進」是有進無退,就是永無退轉。我們的學業、我們的道業,天天都在進步,不但進步,而且是純精的進步,並不參雜一些別的東西。什麼叫參雜呢?譬如說我們講學道,如果我學道的目的,我是希望我趕快成佛、趕快證果。成佛證果幹什麼呢?我將來要度廣大的眾生,有很多人尊敬我,有很多人供養我,我走到那裡都很了不起,這就叫參雜。雖然精進,你的目的不清淨,為什麼呢?你是為了名聞利養而精進,那就錯了。所以世間為「名」精進的人很多,為「利」精進的人很多,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通通放下了,這個精進才叫真精進。精進的功德,是「度懈怠」啊!

 

第五,「禪定」波羅密。禪定「度散亂」。「般若度愚癡」,般若是智慧,度愚癡。下面這個六種,都是煩惱。這邊在此地,慳貪、惡業、瞋恨、懈怠、散亂、愚癡,這都是病啊!佛給我們上面這個六度是藥,以這個六種藥,斷我們六種病。因為我們的心散亂,也就是說精神不能集中,意志不能集中,因此無論什麼事情都沒有成就。所以這個心是散亂,散亂心,他一生必定一事無成。所以佛教我們攝心,攝心就是禪定。大乘的禪定,是講不動心。像金剛經裡面所說:「不取于相,如如不動。」因此禪定就無量無邊。譬如說,我們眼見色不動心,我們的眼根在色塵上入定了。耳聞聲也能夠不取于相,如如不動,我們耳根在聲塵上入定了。由此可知,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能夠保持著樣樣明了。這個境界裡頭,樣樣明了,如如不動,不起心,不動念,無分別,無執著,這叫禪定。我們的心,我們的精神、意志,才能夠集中而不散亂。

 

般若,這是智慧,有根本智,有後得智,有這個兩種。在般若經理面給我們講的,有文字般若、有觀照般若、有實相般若,這三種。唯有智慧開了,才能夠破無明煩惱,也能夠破我們一切的疑惑,使我們對於一切法的真實相,能夠得到究竟的明瞭。那麼這個叫做般若智慧,他度愚癡啊!不但我們六道凡夫愚癡,小乘的聖者,像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也都是愚癡之人;都是愚癡之人,當然這個裡頭程度有差別不同。

 

那麼剛才講下面所說的慳貪、諸惡、瞋恚、懈怠、散亂、愚癡,這是一切眾生的病根,這個病是心病啊!這不是身病,身病好醫。心病。在這邊這個大字,看這邊大字,「慳貪等六蔽」,「蔽」是障礙,「是眾生心病」,「六度是如來法藥」,是佛法的大藥,「以法藥對治心病,自可藥到病除。」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所以把這個佛法當作良藥。那麼你曉得這個道理,你才知道佛法是必須要修學的,不能不修學。因為這個六種,不但是心病的病根;經論裡面常講:「境隨心轉」,那麼由此可知,心要是病了,外面的境界那能好得了呢?因為外面境界是隨心轉。所以我們心病,外面的境界就惡劣就不好;如果我們心病沒有了,除了,心得清淨了,外面的境界也清淨了。正是所謂心淨則身清淨,身心清淨則外面境界清淨,那就無有不淨,這才是真正生淨土的原理,我們生淨土的原理原則。六度就為諸位講到此地。

 

下面我們再簡介十力。十力是講佛在果地上,他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能力。我們常講的萬德萬能,那萬德萬能太多了,我們說不盡,因此佛法裡面也把它歸納就是無量無邊的能力,這萬德萬能把它歸納為十大類。那麼這個十大類,就稱之為十力,或者講十種智力,因為無量無邊的能力,都是從智慧裡面發生的,所以稱之為十種智力。看這個地方,諸位記住這裡「十種智力」,這是講的說,萬德萬能都是從智慧裡頭發生的,因此這個十條,十大綱領,每一條裡面都離不開「智」這一個字,離不開這個,這是諸位特別要記住的。你要是沒有真正的智慧,你就沒有真正的能力,換一句話說,你解決問題就無法真正是做到徹底究竟,所以這個佛法最重視的就是智慧,這是講般若智慧。

 

那麼這個十種,第一種「是處非處智力」,這一句話意思是什麼呢?底下說明「知因緣果」。這一類的智慧,是講佛成佛之後,證得了如來的果位了,從根本智起後得智的作用。這個十大類都是講的後得智,是從根本智起來的。根本智就是戒定慧裡面的慧學,也就是六度裡面所講的般若波羅密,這個是根本智,是從禪定當中得來的。換一句話說,它是清淨心的作用,心真正做到了清淨平等,起作用就是智慧。

 

那麼這個第一類叫是處非處,什麼叫是處?什麼叫非處?意思是說,如來他有這種能力知道九法界一切有情眾生。這個九法界,六道凡夫,再加上聲聞、緣覺、菩薩,菩薩裡面四教的菩薩都包括在其中,藏通別圓,從初發心到等覺,那麼由此可知,真正是無所不至啦!這一切眾生,他造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報,因果完全相應就叫做「是處」。造作這個因,與他所希望這個果報,完全不相應,那就叫「非處」。譬如說,一個凡夫修布施,他希望他修的這個布施,將來能夠得大福報,用什麼心去修呢?用貪心去修、用瞋恚心去修、用嫉妒心去修;希望他修這個大的福報,能夠成為成佛、成菩薩、成天王,你們想他能不能得到呢?他得不到。這就是因果不相應,這非處啊!修的是惡因,想得純善之果;雖然他修的善,善裡面帶惡,因是善中帶惡。果呢?要想得到純善沒有惡,這個是沒這個道理,這是因果不相應,這個叫「非處」。「是處」,就說菩薩修圓滿的菩提心,修直心、深心、大悲心,他想求無上覺,這個是「是處」,求無上道,因為因果相應。我們再舉一個淺顯的比喻來說,一個人把瓜的子種下去了,種在很肥沃的田園裡面,他希望將來得到瓜,這因果相應,叫「是處」。他種了瓜子種下去了,他過幾個月,他想叫它長黃豆,瓜怎麼會長出黃豆呢?這叫「非處」。可見得這一條就是,因果決定是相當的。由此可知世間人造惡業,想得福報,無有是處,沒有這個道理的。「惡有惡報,善有善報。」這個是絕對的定律,是真理,絕不會改變的,這個叫是處非處智力。

 

第二種,叫業智力。這是說如來,他知道九法界一切眾生,三世所有一切造作的諸業。這個很清楚,這個字幕上非常清楚。第二種是「業智力」。那麼諸位特別記住這個每一條底下,都是知道眾生,這都是眾生,佛知道一切「眾生」,眾生是指九法界一切有情眾生,「三世」是講的過去式、現在式、未來式,佛不但知道你過去,知道你現在,還曉得你未來,他曉得你未來。那麼由此可知,佛的神通智慧,實在是廣大無邊,因此佛說法那有不契機的道理?佛不是知道你過去一生、二生、三生、五生,不是知道幾世啊!而佛是一切知,過去無始,未來無終啊!佛沒有不知道的。這樣說起來,佛的能力太大了,大得幾乎令人不能相信,對不對?其實佛給我們說,這種能力是每一個人各個都具足,我們也有。正如佛在大經上所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個個都有啊!現在我們的智慧德相為什麼沒有了呢?佛說的,都是因為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可見得我們的智慧德相所以失掉了,是因為我們起了分別執著。分別執著是煩惱啊!我們的心永遠不能清淨,因此我們的智慧德能喪失掉了。那麼這個也好比一個比喻。好比這個一池的清水,我們把這個一池清水比做一切眾生的心。那麼佛的心,就像這個水平靜的時候,一絲毫風浪都沒有。水平像一面境子,所以它的功能,是外面一切的境界全都照在裡面,像照在鏡子裡面一樣,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自己是如如不動,那麼這個「照」是萬德萬能。我們凡夫的心,也是這一池的清水,不幸的是它起了風浪,起了波浪;這一起了波浪,再問一問照不照呢?當然還是照,那有不照的道理。可是照外面的境界相就見不到真實相,不清楚了。照的是什麼呢?支離破碎,不但支離破碎,而且是個生滅相,你們想想對不對?那個波浪一起來,照的那個相,一會兒,它又下去了,又再起來了,所以照那個相,外頭像生滅相。那個平靜的水,照到外面境界相,是不生不滅的相。由此可知,佛住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不生不滅。我們住的是十法界,十法界是有生有滅。十法界是心水起了波浪;迷得淺的人,波浪小,菩薩的波浪最小,緣覺波浪比菩薩要大一點,聲聞比緣覺要大的,咱們六道凡夫那大風大浪,所以把外面的境界全看錯了,完全失真了,完全失去了真相,這個就是講的我們所造的業不相同。因此我們這一生有這樣殊勝的機緣,聞到了大乘佛法,我們應當從大乘佛法裡面記取教訓,記取佛菩薩的誠言,從今之後,要修我們的清淨心,把我們這個心水的風浪平息下來,叫我們能夠真正進入到清淨平等,恢復如來果地上的萬德萬能,就是這個十種智力。所以這個十種智力是每個人都有的,不稀奇。並不是說佛有,別人就沒有,大家都有。

 

第三種叫「定智力」。「定」就定了,「定」裡頭有「智」,這是什麼呢?知道一切眾生,他們所修的禪定,所依據的理論、方法,以及他所得到的境界,佛菩薩無所不知。你是世間禪,還是出世間禪?是世間四禪的八定,還是小乘羅漢的九次的定?乃至於諸佛菩薩的百千三昧,統統曉得,如來果地上的上上禪,這叫定智力。

 

第四叫「根智力」。「根」是講知道一切眾生的根性,這個與教學關係非常之大。我們在教學常講觀機,一看這個眾生是什麼根機,應該要用什麼方法來教他,他學那一種理論,那一種方法比教適合?就好像一個高明的大夫,他給病人看病,他一看就曉得你這個病是怎麼起來的?什麼原因得到的?把你這個病源一看,看得清清楚楚,他這個下藥很方便,真是藥到病除啊!佛門叫觀機說法,或者叫應機說法,那麼這個是講的根智力;這講的根,根智力「知道一切眾生上中下根」。

 

底下,這是講「界智力」。「界」是講界分,知道九法界一切有情眾生種種的界分。這根智力,當中還有個「欲」:「欲智力」。剛才講的是知世間種種眾生種種界分,界分就是他的界線,個人個人不相同,不一樣。欲呢?是「知道眾生欲樂不相同」,拿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嗜好,每一個眾生的嗜好都不一樣,或者講愛好,他對於世出世間法,對於五欲六塵,乃至於對於八萬四千法門,個人有個人的愛好。所以這個欲智力就是愛好,曉得一切眾生的愛好。界智力,曉得一切眾生的界心。

 

那麼第七,「至處智力」。至處,「至」是講「到」,就說到達的處所,也就是知道他到達的境界,「知一切道至處相」。譬如說:斷了三界八十八品見惑,那麼他達到的是小乘初果。如果將見思煩惱斷盡了,他就能夠到阿羅漢果。如果將見思煩惱的習氣斷了,他就到辟支佛果。破一品無明,在圓教菩薩,他就到初住的果位;在別教上講,他就到初地的果位。佛統統曉得你到什麼地方?你功夫到那裡?你的境界到什麼地方?

 

第八,「宿命智力」,也就是講宿命通,但是他是廣大究竟的,「知」一切眾生「多世姓名苦樂「他沒有不曉得的。九法界一切眾生,你過去世生中,你是叫什麼名字?你所受的果報,還是苦報,還是樂報?沒有一樣他不知道。

 

那麼第九是「天眼智力」。那麼我們從後面這個三樣,從這個宿命,可見得佛,我們俗話講,真是神通廣大。阿羅漢的能力,能夠知道一個人的五百世,就很了不起了。當做到阿羅漢,他的能力可以知道一個人的五百世,就是五百世當中,你無論在那一道投生?你叫什麼姓名?你姓什麼?叫什麼名字?你那一生所受的果報是苦是樂?他都曉得。佛所知道的是無量世,每一個眾生無量世以來,你的姓名、苦樂,他都曉得。

 

那麼第九是天眼,天眼那是知道一切眾生在六道輪迴當中,所受的果報,就是見一切眾生生死輪迴。你在這個六道裡,這一生到那一道去投胎呢?那一道死了到那一道投胎了?乃至於你,好像現在我們做人,我們前世是從那一道來的?前生是在那一道?我們這個生到人來了,我們這一生壽命盡了之後,我們會再到那一道去投胎了?在佛的天眼裡面,就看得清清楚楚。諸位要曉得,佛真有這麼大的能力嗎?這個能力從那裡來的呢?清淨心當中照見的呀!沒有心啊!起個心,動個念,照就失掉了。我們這個能力之所以喪失掉,就是我們喜歡起心動念,正是佛在楞嚴經裡面所講:「知見立知,是無明本。」你要問我們的心水為什麼會起大風大浪?就是因為你無端生知見,這個知見就是大風大浪,而把你本有無量無邊廣大的知見喪失掉了,這多可惜!佛心清淨,沒有知見,所以般若經裡面講:「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我們在此地看出來呀!

 

末後這一條叫「漏盡智力」,這一條是很難的,很難得的。「漏」,是煩惱的代名詞。那麼在佛法裡面講,它有三種,有小乘的見思煩惱,有大乘的塵沙煩惱與無明煩惱。小乘人見思煩惱斷了,叫漏盡。他自己曉得他證阿羅漢果,那麼這個講小乘。自己自知生盡,三界六道,捨身受身,就是生生死死盡了,不受後有了,下一次再沒有輪迴了,到這一生盡了,生死到這一生盡了。「盡」,也就是了了,沒有了,到這一生完了了,下一生再不會有生死輪迴了。在大乘佛法裡面講,譬如菩薩,到等覺菩薩,他在修行,他曉得他,哦!我的根本無明斷盡了,漏盡了。自己曉得他的變易生死盡了,以後不再退轉到菩薩,再沒有變易生死。那麼換一句話說,他成佛了。從這一段諸位就可以明了,你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你所證得的果位,你不要問人了。自己曉得,生死有沒有了?自己知道;煩惱有沒有斷?自己曉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把握?自己曉得。「往生」,我們在講習當中,常常提示,往生是活著往生的,不是死了往生,為什麼呢?在沒有往生之前,自己統統都明瞭了,什麼時候去?所謂是預知時至,生死自在呀!所謂自在,就是沒有生死;有生死,還會自在嗎?沒有生死,才真正叫大自在。這一種功夫不是說理一心,事一心,那沒有什麼稀奇;所難能可貴的,是在什麼?是在凡聖同居土,帶業往生就曉得預知時至,就能夠達到生死自在,這才是淨土真正不可思議的境界,也是所謂真正難信之法,所以你要曉得這麼一個道理。

 

下面,這是講「四無畏」。那麼這個也是講如來果地上的四種特別的殊勝功德。第一,叫「一切智無畏」,我們簡單跟諸位介紹。這個意思是講,佛對於一切諸法,像世出世間一切法,他無所不通,無所不能,所以他沒有畏懼,無論什麼東西,你就問他,他馬上就可以正確的答覆你,所以沒有恐懼。不像我們,唉呀!世出世間的事情知道的太少了,怕人家問,一問,我們答不出來,很難為情。而佛不是的,佛是一切智。

 

那麼第二,「漏盡無畏」。漏盡就是他真正地煩惱斷盡了,見思煩惱斷盡了、塵沙煩惱斷盡了、無明煩惱斷盡了,確實無畏了。就是三界之內的分斷生死,三界之外的變易生死,永遠離開了。這個是對煩惱,對生死,他從此以後一切都了了,所以是無畏。

 

第三,「說障道無畏」。那麼這個意思是講,於障礙大道之法。譬如講惑業苦,煩惱障,所知障。煩惱障涅槃道、所知障菩提道,佛能夠說得詳詳細細,能夠講得明明白,使我們一點疑惑都沒有。

 

最後一條叫「苦盡道無畏」。那麼這個是講如何把這個苦斷盡?這個方法,這個大道方法講,佛曉得。這就是給我們講三學三慧,戒定慧三學,聞思修三慧,用這個方法的的確確可以將三界之內,三界之外,一切苦統統斷盡。佛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決定正確,毫無錯誤,給我們來說明,所以他的言詞是全誠肯定的,叫我們相信。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維基 Wiki | MSN | 佛教 | 經典圖書館 | 

| 電視 | 購物 | 兒童 | 書店 | 雜誌 | 視頻 | 免費佛經 | 音樂下載 | 熱門網站 | 佛教論壇  |

般若文海佛教經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