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與醫學

 

道證法師編述

 

各「分解動作」之佛法涵義及醫學原理

 

〔八〕為什麼要合掌垂手(鬆肩)?

 

一、佛法調心方面的涵義

 

1、代表謙下。

 

2、代表放下。

 

放下煩惱、憂愁、緊張、罣礙,種種執著、個性。

 

心有罣礙、緊張,則肩必聳起;

 

肩放鬆、放下之同時,妾念也放下┐

                              │萬緣放下,一心正念。

仍合掌,一心專注,覺照念佛   

 

二、解剖生理方面的意義

 

1)此動作,可拉開放鬆肩胛附近的肌肉、韌帶,使肩關節靈活,解除肩硬、酸痛等症狀。

 

•一般人,平日肩胛周圍的肌肉,都在緊張狀態,常常不自覺地就聳肩、緊繃。(如圖)

 

很少能自己覺察而去放鬆,久之,肌肉就緊縮、變短硬,也壓迫血管,血流不通,肌肉代謝的廢物,因「交通阻塞」而送不走,局部堆積,就出現肩膀酸痛等症狀。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肩凝等病症,出現之年齡明顯提早,昔日言「五十肩」,現在「三十肩」、「二十肩」大有人在。

 

我們由圖可了解、肩胛附近的構造:

 

肩關節的構造:

 

肩胛骨(1)外側有個「凹窩」        ┐

                                   │「球狀頭」卡入凹窩—形成肩關節。

手臂「肱骨」(2)上方是個「球狀頭」┘

 

                    ┌肩峰(3)—在肩之最高峰┐

肩胛骨還有二突出構造│                       │二者以韌帶(藍)相連接。

                    └啄突(4)—形狀如鳥嘴  ┘

 

 

第二肩關節:

 

「肩峰(3)—鎖骨(5)」也以韌帶相連,如「拱門」。拱門和肱骨又形成了一個關節,號稱第二肩關節。上肢運動,除了靠以上二肩關節,尚須靠「鎖骨—胸骨(6)」、「肩胛—鎖骨」關節之配合。

 

•下圖是以簡單「線條」,代表位於背部而和「肩胛骨」活動有關之肌肉,由圖可看出,肩胛骨「內側」的肌肉,連接到「頸椎」和「胸椎」。

 

•也因它們有附著到「頸椎」,故當我們做的動作時,須配合俯首(拉開頸椎)才能充分拉開、舒活這些肌肉。而又因肩胛中央和外側的肌肉,是連到手臂(肱骨)上,故俯首又垂手(合掌下垂時)能充分舒展它們,使肩胛及膏肓穴之酸痛消除。

 

•將肩自然鬆、落(如掉下般),又合掌下垂於中線(端正而鬆柔),合掌之手,沿中線,再往下伸拉一些,(上身不動,肩、肘鬆),可將二肩胛骨,拉得更開闊、更舒服。使平日已緊繃縮短的肌肉,韌帶都拉長,拉鬆。

 

 

 

 

 

 

 

 

•幾乎,每個人以此法拜佛一段時間,都會發現—「手臂變長了許多」,實際上,是肩胛周圍的肌肉、韌帶都拉長、放鬆了,恢復了本來「正常」之長度,久年的肩臂酸痛也痊癒了!

 

2)且因拉開頸椎、胸椎間隙,使肩、手之神經舒暢,血流豐富。

 

 

 

 

 

 

 

 

 

 

 

 

 

 

 

•由右圖左右手,可了解整個上肢神經,追溯其來源,是由「頸椎」(4、5、6、7)及「胸椎」之間的「椎間孔」出來(會合為臂神經叢)。亦即頸椎第5、6、7、8對神經,和第一胸椎的神經,支配肩部和手,而平日仰頭之動作常會壓迫這些神經,故造成肩酸痛、手麻、無力。

 

•若能禮佛,常作,充分垂頭(下巴貼胸)有助於拉開各椎間之距離,使椎間孔空間變大,神經、血管舒暢,可消除平日工作時,僵持仰頭之害。

 

•若不配合俯首,拉開頸椎及胸椎,舒活神經,則長期壓迫,不只肩會酸痛,連手臂、手指亦會酸、麻、痛。若能俯首,拉開頸椎,則可改善。故此動作之要領,是要在垂頭狀態下,鬆肩。

 

•古人看相,言「手長」是好相,聖人手長及膝,佛之三十二相,有「正立手摩膝相」,可能是聖人不緊張執著,心寬柔、不聳肩侷促,故肩鬆,手長吧!

 

●日常運用:

 

日常生活中,宜用此「鬆肩,手腕柔軟」之原則,氣血通暢。

 

如圖:

 

×聳肩緊張僵硬

收下巴鬆肩靈活柔軟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維基 Wiki | MSN | 佛教 | 經典圖書館 | 

| 電視 | 購物 | 兒童 | 書店 | 雜誌 | 視頻 | 免費佛經 | 音樂下載 | 熱門網站 | 佛教論壇  |

般若文海佛教經典圖書館